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农民大黑女儿对象 演出700多場,農民賣女兒、太監買老婆,老舍:茶館這是個小社會
演出700多場,農民賣女兒、太監買老婆,老舍:茶館這是個小社會 茶館》這部話劇,從1958年3月29日首演至今,已經累計演出了700多場。以挑剔聞名的豆瓣用戶,面對這部神作時從不吝嗇讚歎之意,凡與之有

演出700多場,農民賣女兒、太監買老婆,老舍:茶館這是個小社會
茶館》這部話劇,從1958年3月29日首演至今,已經累計演出了700多場。以挑剔聞名的豆瓣用戶,面對這部神作時從不吝嗇讚歎之意,凡與之有關的書籍、電影、電視劇、話劇都獲得了9分以上的高分評價。
那麼,這樣一部六十多年來始終受人追捧的話劇,它的魅力究竟在哪兒呢?
老舍先生在《答覆有關〈茶館〉的幾個問題》一文中,曾說過這樣一段話:「茶館是三教九流會面之處,可以容納各色人物。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這齣戲雖只有三幕,可是寫了50來年的變遷……我只認識一些小人物,這些人物是經常下茶館的。那麼,我要是把他們集合到一個茶館裡,用他們生活上的變遷反映社會的變遷,不就側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么?這樣,我就決定了去寫《茶館》。」
【豆瓣上關於茶館全是9分以上高分評分】
《茶館》按照時間線來講,可以分為清末、民國軍閥混戰時期、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統治時期,三幕劇情圍繞著老北京城王利發「裕泰茶館」的興衰展開。
1
那是1898年的初秋,洋人正在爭先要求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戊戌變法剛剛宣告失敗,而清政府正滿大街搜查譚嗣同的同黨 。
但這一切,並沒有影響到茶館的生意,門前掛著「龍井」、「雲霧」字樣招牌的裕泰茶館依舊賓客雲集。
店主王利發是個20來歲的年輕人,他剛從父親手中接過茶館生意不久,此時滿心都在琢磨如何將茶館生意做大幾分。
從他和進入茶館的三教九流都能套上幾句近乎,又提醒剛被惡霸二德子、馬五爺欺負的常四爺的行為來看,這是一個「精明、有些自私,而心眼不壞」的生意人。
【常四爺看不慣二德子跋扈的模樣,便出言教訓】
馬五爺過後,茶館裡迎來了另外三批有意思的客人:
1、秦仲義,王利發的的房東,一位勵志實業救國,通過變賣祖業創建工廠、開銀號的愛國商人;
2、到處搜尋維新派的特務宋恩子和吳祥子,他們因常四爺說了「大清國要完」,便將其抓入了監獄;
3、為龐太監尋找老婆的說媒人劉麻子和過不下去日子的貧民康六。
【迫於生活賣女兒】
加上馬五爺,這四批客人代表了清末混亂時局下的四種階層:權貴、流氓、資產階級和平民。
康六在其中所處的位置著實令人嘆息,他一面需要交納高昂的賦稅,另一面卻已經落魄到需要賣女兒來維持生活的地步了。
【十兩銀子賣給太監做妻子】
劉麻子報給康六的價格是十兩銀子,康六聽到自己女兒只值這個價值時,心中自責的同時,還有著深深的無奈,但這就是他需要面對的現實:要麼賣掉女兒,一家人活,要麼便只有讓女兒和自己一起餓死。
苦難面前,康六沒有過多的選擇,他妥協了。
畫面一轉,劉麻子在和龐太監交流時,卻道出了一個讓人心酸的數字——龐太監給他的價格是200兩銀子。
就這樣,一個15歲姑娘的一生,便在這樣簡單的交易中決定了下來。
【劉麻子要價是200兩】
如果說,這第一場的劇情,已經讓人足夠壓抑,忍不住它早點過去的話,接下來王掌柜所期盼的新世界真的到來了。
2
隨著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一聲槍響,反清運動在全國範圍內興起,幾個月後,清末帝溥儀退位,孫中山先生就任民國臨時大總統。
但這新世界,帶給王掌柜的卻並不是幸福。
王掌柜為了不讓茶館倒閉,他選擇了迎合時代。王掌柜一邊引進西方的東西,一邊又順著兵痞、軍閥的意見,給他們交納金錢打點關係。
【茶館】
起先,王掌柜以為「多說好話,多請安,討人人的喜歡,就不會出岔子」,但很快他就發現自己的順從並沒有讓對方滿足。
為了撈取更多的利潤,王掌柜畢生守護的信念「茶館」,最後還是被惡霸奪走了。
順從了一輩子的王掌柜,這下子終於爆發了,他發出了自己的怒吼 :改良,我老沒忘了改良,總不肯落在人家後頭。賣茶不行啊,開公寓。公寓沒啦,添評書!評書也不叫座兒呀,好,不怕丟人,想添女招待!人總得活著吧?我變盡了方法,不過是為活下去!
是呀,該賄賂的,我就遞包袱。我可沒做過缺德的事,傷天害理的事,為什麼就不叫我活著呢?我得罪了誰?誰?皇上,娘娘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單不許我吃窩窩頭,誰出的主意?
【活下去】
茶館是個小江湖,王利發看得透徹,他冷眼看盡,卻又盡著微薄之力,去勸告吸大煙的算命人身體要緊,這是他的生存之道——危難中獨善其身,見著弱小的人又忍不住去幫助。
「不過是為活下去」這句嘆息,道盡了五十多年來,王掌柜經營茶館的不易,也刻畫出了這個茶館小社會中往來的幾代人生活的狀態。
很赞哦! (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