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历史性 谁能教我写历史性的散文
谁能教我写历史性的散文
一、 首先、在句子和段落的结构方面,他认为每一个句子都必须有意义,主谓语明确。
而当使用名词、形容词、动词以及修饰副词和短语时,要使它们彼此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令句子长短错落有致。
一章的开头,应用破题的陈述,在结尾时,有结论性的句子收束。

每一段落应由一个主题构成,或以相互关系紧密的几个主题构成。
整段中句子的叙述,应该与该主题或各相关主题联系起来,与主题无关的句子,应予删掉。
段落之中,每一句子,或段与段间的句子,都应能做到上下呼应,互相连属的关系。
段落之间,或句子之间,要谨慎使用转折语或关联语,如:虽然、但是、此外、无论如何之类,但切忌过於频紧使用。
段落长度并无规律,但也不宜过少,一句话式的段落则应少用。
二、其次在用字方面, Shafer氏认为历史论文的遣词用字要以精确为第一要义。
其次是引起注意。
精确毋须多说,吸引人们注意是要使历史著作的文字力求鲜明生动、感染力强,人们才不致对历史的著作感到枯燥乏味,望而生畏。
要做到上述的效果,以下几项用词的原则是要遵守的: 1.在行文中应重视名词和动词,使它们承担句子的主干角色,而形容词和副词应少用。
例如:「勤勉的踏实的查理五世长期地艰苦地理首工作,却没有把他认为是致命的可耻的新教邪说的传播成功地控制在最少限度范围内。
」应改为更简洁的一种表达方式:「查理五世一生致力於击退新教,但收获有限。
」 2.与上一原则同,要避免故作惊人之语,或为了耸人听闻制造刺激的效果而出现过多和不必要的矫饰描述。
3.空洞陈腐、苍白无力的词应避免。
尽量使句子中重要的词发挥作用,而不仅仅具备修饰作用。
4.精确地使用词语。
例如:「紊乱」一词,有它本身确切的涵义,它不是仅仅表达广泛的社会动乱,它的范围要大得多。
始终、绝不之类的词汇,应当尽量少用。
5.不应该用晦涩术语和时髦新鲜的表达法,这样才能强化文章的意义,增加文章的典雅性。
写作中运用晦涩术语,会传达给读者一种难明了或不正确的意义,好用时髦新鲜的词汇有时会破坏了文句真实的意义。
例如:用「决定性的」( crucial)这个时髦词汇来形容足球赛,会使一个强力的词的意义大为走样。
6.风行一时的语言有时候会流於俚语。
像「南北战争有点来去匆匆」这样的话语,是不宜用在史学著作之中的。
粗话更不能用在典雅的历史论著中。
7.谨慎地使用连接词或短语,例如:但是,然而之类。
说:「拿破仑是一个伟大的将军,然而,他是一个独裁考。
」然而的用法便不妥。
较好的用法应该是:「拿破仑是个伟大的将军,他也是一个独裁者。
」或者说:「拿破仑是个伟大的将军,然而,这并不意味他的军事判断不会失误。
」这也是正确的表达法。
8.小心不要误用定冠词和不定冠词。
例如:「一个中国的皇帝有一次绑架了中亚的那个美丽公主。
」较合适的写法是:「一个中国的皇帝有一次绑架了中亚那个王国的美丽的公主。
」 9.以英语写作历史论文,特别要注意动词与介词的接合,要清楚辨别其不同的意义。
例如: dance in the tune of是意味某人亦步亦趋地紧跟另一人的作风调子,而 dance in the tune with是指随著节拍起舞; agree to(同意某事)与 agree with(同意某人)也有不同。
三、文法方面,任何语文都有各自的文法结构,英文的历史论文应从属於英文的语法结构通则, Shafer举出了多点,我们应仔细玩味。
而中文的语法结构与英语不尽相同,我们撰写历史论文时也应注意力求符合中文语法通则,做到句子结构完整、通顺流畅,尽力杜绝错字、病句的出现。
为此,我们应时刻留意,多向语法学者请教,以改正错误。
一篇历史论文,在文句的结构和用字遣词方面,若能达到上述种种的语言表达上的客观要求,便可说是一篇成功的史学著作。
八、结语 以上,我们论述了撰述历史论文的各项需要注意的工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