郅都救景帝 苍鹰郅都不只是一个酷吏
苍鹰郅都不只是一个酷吏
西汉建立之初,因连年征战,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当政者多推崇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采取与民修养生息的政策,社会逐渐恢复稳定,经济出现繁荣的景象。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地方管理的松散、诸侯的强势发展、豪强的恣意妄为、北方部族的肆意挑衅。为了巩固和维护中央集权,朝廷需要一批果敢忠诚的铁腕官员来维护皇家权威、推动政策执行、惩治不法官员、震慑诸侯豪强,于是酷吏由此应运而生。
在西汉众多的酷吏中,郅都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他是西汉最早以严刑峻法镇压不法豪强,维护封建秩序的酷吏之一。虽有酷吏之名,但其不避权贵、廉洁奉公的优秀品质以及在任时的不朽功绩让一向反对酷吏苛政的司马迁都大加赞扬。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西汉,了解一下这位有名的酷吏的一些事迹。

苍鹰郅都
皇帝身边的直谏之臣汉文帝时,郅都踏入仕途,初任郎官,为文帝侍从,孝景帝时被擢升为中郎将。郅都性格耿直,作为皇帝身边的侍从人员,敢于直谏,并且不讲情面,经常“面折大臣于朝”,于是被景帝赏识。曾经有一次郅都跟着景帝去上林苑,当时景帝宠妃栗姬在上厕所时,突然一只野猪跑了进去。景帝使眼色让郅都进去救助,郅都没有反应;景帝一看手下不听使唤,那就自己来吧,不料却被郅都拦了下来,说了下面一段话:
“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贾姬等乎?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
不得不说郅都是一个智商情商都极高的人,他不愿为了皇帝的一个宠妃涉险,有人说是害怕,我觉得这种可能性比较小,估计是觉得不值得,换句话说他觉得自己的价值比一个宠妃要高。并且用“宗庙太后”的名义阻拦皇帝,实为聪明之举。窦太后听说这件事认为郅都识大体、懂大局,非常高兴,给了郅都很多赏赐,景帝从此重视郅都。
汉景帝像
不畏豪猾的果敢之臣不久之后,景帝任命郅都为济南郡守。作为执掌一郡的地方大员,郅都的能力很快得到体现。济南瞷氏家族,仗着宗族户多人众,横行地方,蔑视官府,不守国法。之前的地方官都墨守常法、执政软弱,对瞷氏家族没什么办法。郅都来到济南郡所,采取铁腕手段,对瞷氏家族进行了强力镇压,把其家族的首恶分子全家都杀了,其余的大姓家族受到震慑,不敢再与官府对抗。郅都打击豪强的影响不久就波及到郡外,周围十多个郡的郡守畏惧郅都就像畏惧上级官府一样。在郅都的治理下,济南郡民风转为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郅都剧照
奉公忘私的廉洁之臣不论是在朝廷还是在地方,郅都都是手握大权的官员,请托求情的事情自然少不了,然而郅都为官刚正不阿,不徇私情。《史记酷吏列传》记载他为官“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不发私人信件、不接受亲友馈赠、不答应别人的私相嘱托,这就是郅都的为官之道。郅都在做济南郡守时,曾经有一个下属叫宁成,后来也是甚有名声的酷吏,史书记载“其治郊郅都,其廉弗如”,治理方法效仿郅都,而在廉洁方面就比不上了。郅都下面的一段话正是他为官理念的真实写照:
“已倍亲而仕,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
既然离开亲人做官,就要奉公守节、以身殉职,哪里还管得了妻子儿女呢?
不避贵戚的伉直之臣郅都后来做官做到了天子脚下,晋升为中尉,掌管京师的治安警卫,亲领北军。这时候郅都要面对的多是犯了法的皇亲贵胄,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郅都办案原则只有一个——依法惩处。由于郅都执法严苛、不避贵戚,在那些列侯皇族眼里就如同阎罗一般的存在,哪还敢正眼看他,所以人送外号“苍鹰”。当时的丞相周亚夫,身份如此尊贵,朝廷鲜有官员不巴结他,而郅都见他也就只是依礼而行,不跪拜仅作揖而已。
由于郅都办案公正不阿,景帝就将一项非常棘手的案件交给了他,而这个案件也为郅都最终的不幸结局埋下了伏笔。这个案件的违法者是废太子临江王刘荣,因侵占宗庙地修建宫室,被传到中尉府受审,郅都责讯甚严,刘荣恐惧,想直接给景帝写信谢罪,郅都却不给刀笔。后来窦太后的堂侄派人偷偷的送了一副刀笔给刘荣,刘荣向景帝写信谢罪后,在中尉府自杀。
临江王刘荣剧照
其实这个案件应该是景帝暗中安排的,不然以郅都的身份,还不至于如此对待刘荣的,另外从刘荣死后景帝对郅都的态度上也可以证明这一点。但是刘荣的死是彻底把太后得罪了,太后准备用严厉的刑法处置郅都,汉景帝处于对郅都的保护,先将他罢官还乡,随后却派使者任命郅都为雁门郡太守,且不必到长安领旨,直接赴任,一切事情酌情裁定,先行后奏。
抗击北虏的勇武之臣郅都不仅办案能力强,镇守边关也是一把好手。郅都的节操威名早就声名远播,传到了匈奴人的耳朵里了,匈奴人听闻“苍鹰”就任雁门太守,惊恐方分,立即全军后撤,远离雁门。匈奴人对郅都又恨又惧,就把人偶做成郅都的样子,让骑兵奔跑射击,结果匈奴人不敢正眼看,竟然没人能射中,郅都的威慑力量可见一斑。郅都直到死去,匈奴人也未敢靠近雁门一步。
受屈冤死的悲情之臣郅都的存在对匈奴来说始终是个威胁,于是匈奴遣人深入内地,四处散布不利于郅都的谣言。窦太后知道景帝二度重用郅都,立即下令逮捕郅都,景帝认为郅都是忠臣,力保郅都,但最终向太后妥协,郅都含恨而死。匈奴听闻郅都已死,不久又入侵雁门关。
结语:郅都虽为酷吏,然正气浩然,其酷是对权贵是对外敌,对君主惟有忠,对社稷惟有公,百姓受其恩,君子扬其名。故太史公以其廉足为仪表,谷永以其勇堪比廉颇。此类酷吏又何酷之有?
太后(73)匈奴(38)酷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