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任两广总督 李鸿章调任两广总督背后:或为王室保存实力
李鸿章调任两广总督背后:或为王室保存实力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下岗,只担任了“总理衙门行走”――相当于外交部的正部级调研员。这对李鸿章来说,未必是坏事。从他下岗之后开始,直到1900年他重新上岗,大清国从来就没有安宁过。
先是激进而操切的戊戌变法,大清国的“高铁”急速“右转弯”,引爆了戊戌政变,随后,又急速“左转弯”,并以义和团运动为标志,在庚子年达到了出轨的临界点。
在这“右”、“左”的急剧变化中,靠边站的李鸿章,阴差阳错地没有立身于风口浪尖,保持了相对超然的地位。有关他在戊戌变法中的作用,人见人殊,无论说他支持康梁还是反对康梁,都能找出一大堆小证据,而研究者们恰恰忘记了:对于一个没有实际职权的老干部来说,那些都是逢场作戏而已,既非真左、也非真右。
虽然躲过了戊戌的风暴,李鸿章却在义和团的狂飙中,处境日渐危险。戊戌政变之后,北京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要废黜光绪皇帝,幕后黑手,绝非主流普遍认为的慈禧太后――太后的权威根基于“皇帝之母”的身份之上,这令太后与皇帝永远是最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而是离最高权力只有一步之遥的、大阿哥溥之父、端郡王载漪。载漪掀起了一股强烈的废立之风,要废黜光绪,拥立溥。而李鸿章尽管已经下岗,却恰恰是反对废立的诸多老干部中,资源最为充沛的一位。

在这种日益针锋相对的情况下,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突然下令,起用下岗多年的李鸿章,先让他分管商务,随后就调任两广总督。
此时在总理衙门担任中层干部、日后出任直隶总督的陈夔龙,在他的回忆录《梦蕉亭杂记》中记载,李鸿章临行前,荣禄对他说:“南海虽边远,实一大都会,得君往,朝廷无南顾之忧。君行将高举远引,跳出是非圈外,福诚无量。”
这是一句十分值得玩味的话,它表明:李鸿章到广东再就业,不仅是避祸,或许更是为日渐弱势的太后-皇帝利益体保存实力,“无南顾之忧”。
几个月之后,李鸿章从广东回到阔别6年的天津,收拾义和团与八国联军留下的一地鸡毛。八国联军的刺刀,在刺穿了载漪集团的同时,也刺穿了这个政权的脊梁。不久后,李鸿章病死在帝国的废墟之上……
相关文章
- 最后一任两广总督 清代文物造假现象猖獗:两广总督张之洞也曾被骗
- 最后一任两广总督 清代文物造假现象猖獗:两广总督张之洞曾被骗
- 两广总督和湖广总督的区别 清咸丰时两广总督叶名琛 曾在珠光路残害起义军
- 两广总督和湖广总督的区别 天真的清朝官吏:两广总督叶名琛何以客死印度?
- 最后一任两广总督 雍正十二年才确立两广总督 这个岗位职责有哪些呢
- 最后一任两广总督 老照片:被英军俘虏的两广总督,火烧圆明园的主犯,张作霖五姨太
- 最后一任两广总督 清朝最后的两广总督,为什么叛国投靠日本
- 最后一任两广总督 两广总督陈大受之子 清乾隆时闽浙总督陈辉祖简介
- 最后一任两广总督 李鸿章在担任两广总督期间,他是如何打击当地的黑恶势力的
- 最后一任两广总督 求明代两广总督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