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彩云之南,云贵高原的政权是如何与中原王朝共生共存?
彩云之南,云贵高原的政权是如何与中原王朝共生共存? 导语:我国幅员辽阔,疆土广袤,这与中华文明在演进过程之中的扩张和开辟不无关系。 早期的中华原生文明在黄河流域聚集发展,随着国家的建立,国家机器的职能
彩云之南,云贵高原的政权是如何与中原王朝共生共存?

导语:我国幅员辽阔,疆土广袤,这与中华文明在演进过程之中的扩张和开辟不无关系。 早期的中华原生文明在黄河流域聚集发展,随着国家的建立,国家机器的职能和权力也在不断扩大,国土等有限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国民的生存发展需要,于是对外扩张成了一个必然的趋势。 中原文明圈之外的地区 在这样的趋势下,中华文明周遭的原生文明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但是有一个地方,与强大的中原帝国之间,一直是若即若离的关系,从未真心臣服过——西南云贵高原。 云贵高原地形 说到这一片地区,在咱们的史书当中,每一次提及似乎都是依附在中原帝国的历史上,普通人对这里特殊的风土人情的了解似乎更多地来自于文学作品或者影视资料。比如《三国演义》当中诸葛丞相七擒孟获,孟获便相当于当时西南地区的部落盟主;比如电视剧《仙剑奇侠传》中灵儿的故乡南诏国,也是这西南地区建立起来的政权;影响力最大的要数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对于大理皇族的描述,这也是许多人认识大理最主要的来源。 复杂的外部环境 要想研究西南地区特殊的历史,咱们就要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着手:云贵高原地形复杂,周边环境更是强敌环伺,东边是中国内地,中华文明是东亚最强大的文明形态;北边是藏族居住地,藏族文化同样有其独特性;西边是南亚大陆,印度文化的发源地;南边是中南半岛。 云贵高原周边 不难看出,云贵高原四周几乎都有着非常强大的本土民族和原生文明,这就造成了云贵高原上的本土文明难以生存,甚至还会被其他文明渗透,导致云贵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各族混居,时至今日,云南仍然是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有"民族博物馆"之称。 值得庆幸的是,云贵地区虽然受到周围强大文明的影响,但是也由于高原的阻碍,得以保留了自身的特色,形成了比较独特的文化景观。我们接下来的描述呢,就会将云贵地区与中原地区的政权联系起来,以中国历史为脉络,梳理清楚在西南地区建立的政权和产生的文明。 早期政权形式 关于西南地区,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在了史书当中,那个时候这里是氐羌、百越、百濮三大民族混居,那个时候在这里建立的政权名为滇国,这个名字也保留了下来,成为了今天云南省的简称。 古滇国和古夜郎国 大家比较熟悉的夜郎国则出现在汉朝时期,关于夜郎自大的故事在这里我们不做赘述。需要知道的是,汉武帝对于这些西南蛮夷的态度十分强硬,在他执政期间,除了北逐匈奴,凿穿西域,最大的功业就是慑服西南。汉武帝曾经操练水军,威服滇人,灭掉夜郎国。楼船将军杨浦正是在这起事件当中建功,方才得以封侯,这才引出杨浦徙关的典故。 文明的碰撞 汉末时期,三国鼎立之势初成,蜀国无力与东吴、魏国争锋,转而经营蜀地和西南地区。蜀汉政权就与西南的部落政权发生了冲突。在演义当中,诸葛丞相神机妙算,妙计迭出,七擒七纵,将这些少数民族收服。 但是对于孟获这个人存不存在,目前史学界仍有争议,就算他存在,此时西南地区的政权也绝非一个集中完整的政权。孟获更像是匈奴部落当中的大单于,其他首领名义上听从他的命令,实际上阳奉阴违,坐视孟获被蜀军削弱实力。 七擒孟获图 三国时期是对西南地区程度最大的一次开发,不同于汉武帝劫掠抢夺的政策,蜀汉征服这片土地之后,采取了区域自治,互不干涉的政策,西南之地只需向蜀汉臣服朝贡,蜀汉不介入西南内政。之后的几百年里,云贵地区都是这样的政治形态,由部落盟主领头,表面上追随中原王朝,实际上互不干扰。 时间来到唐朝,外有藩镇割据,吐蕃强敌;内有党争和宦官专政,已经无力再对西南地区实行威服了。 唐帝国对于这片土地经营的放松,让其他势力有机可乘。吐蕃崛起之后,便开始拉拢西南这些部落一起反抗唐朝。有了吐蕃的支持,加上唐朝国运日衰,南诏趁机一统西南。与唐国,吐蕃国呈三足鼎立之势。 南诏、吐蕃、大唐三足鼎立 统一之后的南诏国,趁着唐帝国和吐蕃国的争斗,迎来了一段良好的发展机会,原本国内的各大部落被打散重组,大致上可以分为黑、白两大系统。黑系部落统称乌蛮,主要是南诏皇族势力;白系部落则称白夷,就是今天的白族和傣族。白系部落与皇族互相对立,而且势力极大,南诏的许多功臣都是白系部落的。 尤其要提的是白系部落的一个功臣名将,段俭魏。这个人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但是对于他的后代,大家一定耳熟能详,段和誉。也就是金庸小说《天龙八部》当中段誉的原型。段俭魏对于南诏的功劳,在于击败唐朝来犯军队。 与中原王朝分庭抗礼 唐玄宗见南诏坐大,曾经两次派兵南征南诏,结果两次都被段俭魏和南诏国王子打败。从此以后段氏成为著名的功勋,就此崛起,在南诏国历代都有军政要员。在中原被打断脊梁的世家门阀在南诏生根发芽,段氏便成为了一系强大门阀。 段俭魏抗唐 之前提过,段氏属于白系部落。这些功臣名将出身的白系部落,自然对于无功居高位的乌蛮不满,于是在南诏末年,白系部落全面崛起,并且发动了对乌蛮部落的攻势。白系部落联手灭亡了黑系的南诏之后,他们自己又迅速陷入内斗。 这段时间和唐朝灭亡之后五代十国的乱世时间相仿,在中原地区,军阀割据,战争频仍。在西南地区,同样在进行这规模微缩的五代故事。在西南地区,这段时间当中,先后有大 和、大天兴、大义宁、大理四个王朝出现。最终以大理的统治相对稳固并且最终延续了下来,与中原文明一起进入到统一时期。 那么此时与中原地区政治生态同步的西南地区,在风起云涌的北宋时期,又发生了哪些故事?双方的政治环境又有哪些相似之处?
很赞哦! (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