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蒙古军制 蒙古強悍的主力大軍,攻不下小小的釣魚城,原因出在一個人身上

火烧 2021-12-22 01:06:25 1038
蒙古強悍的主力大軍,攻不下小小的釣魚城,原因出在一個人身上 蒙古大汗蒙哥上台後,一件重要的人生大事,就是吞並南宋。為此,他在經過充分準備,先是吞並大理,打敗安南,又在南宋的周邊屯下重兵後,便組織全國兵

蒙古強悍的主力大軍,攻不下小小的釣魚城,原因出在一個人身上  

蒙古大汗蒙哥上台後,一件重要的人生大事,就是吞並南宋。為此,他在經過充分準備,先是吞並大理,打敗安南,又在南宋的周邊屯下重兵後,便組織全國兵力,分別從中原、四川、廣西分三路大軍發動了對南宋發動了碾壓式進攻。

進攻開始後不久,中原抵擋不住,忽必烈向內地推進順利,一直打到鄂州。廣西推進順利,一直打到湖南。四川推進順利,三個月,大半個四川就到了蒙古人的手裡。

但是,由蒙古大汗蒙哥親自率領的蒙古主力大軍,竟然被阻擋在一座小小的釣魚城了,長達7個月之久。而且蒙哥最終還沒有過得了那道坎,被打死在了釣魚城下。

蒙古主力大軍為什麽攻不下小小的釣魚城?關於這個問題,有各種各樣的解釋。不過,這些解釋,其實都沒有說到最關鍵的一點。那麽,蒙古主力大軍攻不下釣魚城,最關鍵的一點是什麽呢?

我們先來看看,關於蒙古主力大軍攻不下釣魚城的原因,一般都是怎樣解釋的。

其一,釣魚城的地理位置險要。

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因為釣魚城三面被大江包圍,上面又還有兩道城牆。而且這些城牆,還是以山岩為主體。這樣一來,整個釣魚城就有三道防線:大江及兩道城牆。蒙古人可能攻破大江封鎖但攻不破第一道城牆。攻破了第一道城牆,但攻不破第二道城牆。

實際上正是這樣,蒙古人花了好幾個月,在損失慘重的情況下,曾一度攻破了第一道城牆,在裡面建立了一個小小的根據地。而恰好是這個根據地,成了打死蒙哥的地方。

其二,釣魚城上面有水源。

這也有道理。整個釣魚城上面,有兩個天池。天池裡的水,一直都在往外冒。

如果軍隊想駐扎在山上,首先就需要解決水源問題。歷史上有兩次依山防衛的大戰,一是馬謖守街亭,二是明英宗的土木堡之戰。都是因為沒有水,這兩場大戰都敗得很慘。

不過,釣魚城上面卻有水。不但有水,而且還能從水裡捕撈到魚。當時蒙古大將汪德臣去陣前挑戰,結果釣魚城軍民不但從裡面扔出烤大魚和面餅,還一石頭就把汪德臣給砸死了。

蒙古军制 蒙古強悍的主力大軍,攻不下小小的釣魚城,原因出在一個人身上

其三,釣魚城上有名將王堅的指揮。

王堅在釣魚城之戰中,確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和他的副將張鈺一起,同心協力,精心布防,在有限的兵力之下,城中軍民浴血奮戰,最終頑強地抵擋住了蒙古主力大軍的強力進攻。

實際上,還不只是王堅的功勞。前期四川製置使余玠就已經對釣魚城進行了整體的設計。後來王堅又帶領軍民經過了10多年的打造,讓釣魚城的各種防禦設置都趨於完善。

也正是因為在余玠和王堅的領導下,經過前期的精心打造,以及後期的嚴密布防,釣魚城在抵抗蒙古大軍上,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四,蒙古主力大軍遇到瘟疫大流行。

蒙古軍主力大軍雖然強大,但是因為氣象熱,氣候不適應,因此遇到了一種流行疾病,造成了大面積的減員。這使得蒙古人的攻擊能力,極大地降低了。

以上說了四個原因。看起來很有道理,但也不完全經受得住推敲。

比如第一個原因。不錯,釣魚城的城防確實比較堅固。但是,蒙古人也不一定非要攻下來呀。他們完全可以分派一部分兵力圍住釣魚城,其余兵力往下直殺重慶。如果釣魚城軍民想出城救援,蒙古軍還可以在半道上進行伏擊。只要把城中軍隊調出來了,攻城就容易得多了。當年拖雷就是利用這個辦法,在三峰山設下埋伏,絞殺金國大軍的。

比如第二個原因,釣魚城上有水源。但是,釣魚城上並不出產莊稼,糧食是很成問題的。就算出產莊稼,也不會太多。所以,一定要圍困,只要耗盡了山上的糧食,山上無論如何也是守不住的。

比如第三個原因,王堅守城能力強。王堅很強大,但如果蒙古軍不和王堅打,繞過去,強也不起作用了。

比如第四個原因,蒙古主力大軍遇到了瘟疫。這個問題,就是因為蒙古一直困在釣魚城造成的。蒙古人本來就不耐熱,一般都是秋天出去打仗,夏天就回去。如果蒙古不在這裡耗時間,這場疾病本來是可以不發生的。

所以說,以上所講的,都涉及到一個最為關鍵的問題,就是蒙哥一定要把釣魚城拿下來。如果蒙哥不是那麽固執,不是那麽自傲,戰術能夠靈活一點,釣魚城未必不能攻破。由此可見,這才是釣魚城不能攻破的重要原因。

(參考資料:《蒙古秘史》《宋史》)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