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谋杜断的意思是什么 房谋杜断是成语吗,
房谋杜断是成语吗,

成语“房谋杜断”中的“杜”指的是().A,杜
这个意思是,
说的房玄龄。 还有杜如晦。房谋杜断这个成语的来由?
唐太宗(李世民)有两个得力的宰相,一个是“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一个是“尚书右仆射”杜如晦。那时,唐朝开国未久,许多规章典法,都是他们两人商量制订的。人们把他们两人并称为“房、杜”。
《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说:唐太宗同房玄龄研究国事的时候,房玄龄总是能够提出精辟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但是往往不能作决定。这时候,唐太宗就必须把杜如晦请来。而杜如晦一来,将问题略加分析,就立刻肯定了房玄龄的意见和办法。房、杜二人,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出计谋,一个善于作决断,所以叫做“房谋杜断”,形容他们各具专长而又各有特色。在当时看来,房、杜二人同心辅政,是合作得非常协调的,所以人们称赞他们“笙磬同音,惟房与杜”。 “笙磬同音”,原是《诗经》中的一句,这里借来比喻两个人彼此齐心协作,好象笙、磬两种乐器和谐地合奏一样。房谋杜断的典故是什么
《新唐书·杜如晦传》:“如晦长于断,而玄龄善谋,两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济谋,以佐佑帝。”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身边贤才良将无数,房玄龄和杜如晦就是其中的两员,这个成语说的正是他俩的故事。
房玄龄出身官宦之家,精通诗书文章,十八岁参加科考,考中进士。后李渊起兵反隋,房玄龄投靠李世民麾下,数次陪同出征,出谋划策。他的才智令李世民的父亲都十分赞赏,认为此人将来必可委以重任。后来,房玄龄参与策划“玄武门兵变”,帮助唐太宗李世民顺利登基。
房玄龄善于谋划,慧眼识才,深受唐太宗信任。相传李世民尚是秦王时,讨伐各地叛乱,每平定一方,其他将领都急着争抢、搜刮古玩珍品,只有房玄龄到处寻求有志之士,私下里与他们结交,邀请他们入秦王幕府做幕僚,共同为秦王效力。他为唐太宗招揽过无数贤才,甚至连杜如晦都是经房玄龄举荐,才得到唐太宗重用的呢!
杜如晦年少英才,机敏善断,与房玄龄同心同德,共同辅佐唐太宗开创唐朝盛世。唐太宗建立文学馆,杜如晦在馆中担任要职,位列文学馆十八学士之首,其才华可见一斑。杜如晦因病辞世时,年仅四十六岁,唐太宗为此痛哭不已。多年之后,唐太宗还是常常想起杜如晦,到了他忌日的这一天,总会派官员前往他家中慰问。
房玄龄和杜如晦同朝为相,房玄龄擅长出主意但有些优柔寡断,而杜如晦处事果断却不善谋略。所以每次遇事,房玄龄总能给出许多解决方法,而杜如晦总能对这些主意加以分析,选择最合适的一个供唐太宗采用。
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善于决断,两人相知相惜,齐心协力,共同辅佐帝王,因此人称“房谋杜断”,比喻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后世以两人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
——本文选自《中国老故事:成语故事》(广西师大出版社,2019年4月,亲近母语编写)
从五帝夏商周到唐宋元明清,以清晰的历史朝代为脉络,精心遴选300余个成语;
100余幅生动精美的手绘插图;
5—8岁亲子共读,极佳的亲子共读读本;
8岁以上独立阅读,生字难字全部注音;
“亲近母语”团队精心编创,以优美、流畅的现代母语重述,以现代价值解读。
房谋杜断指的是什么
【成语】: 房谋杜断
【拼音】: fáng móu dù duàn
【解释】: 指唐太宗时,名相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两人同心济谋,传为美谈。
【出处】: 《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论》:“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
【举例造句】: 房谋兼杜断,萧律继曹遵。 元雅琥《上执政四十韵》
【拼音代码】: fmdd
【近义词】:天作之合
【用法】: 作宾语、定语;形容能人之间的合作
【故事】: 唐朝初年,唐太宗善于任用能人为之服务,经常听从大臣的意见。一次他与文昭商量事情,房玄龄感慨地说:“非如晦莫能筹之。”等到杜如晦来到时,杜如晦立即分析房玄龄的计谋做出决断。他们两人合作得十分融洽,人称房谋杜断。
谁知到房谋杜断这个典故的来历
唐太宗对房玄龄十分信任,把用人大权完全交给他。房玄龄根据唐太宗“量才授职”、“任官惟贤”、“务省官员”的原则,对所有中央官员重新进行了审核优选,最后只留下精干人员共460员。他和杜如晦配合得最好,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善于判断,史称“时军国多事,剖断如流,深为时辈所服”。
房玄龄常常和唐太宗预先作出谋划,等待杜如晦作出判断,用房玄龄的话说:“非如晦莫能筹之”,结果如晦来时,往往都能和房玄龄的主张默契。所以史家说:“房知杜能断大事,杜知房善建嘉谋”,彼此相辅相成。
扩展资料:
房谋杜断:
指唐太宗时,名相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两人同心济谋,传为美谈。
出处: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
译文:一次他与文昭商量事情,房玄龄感慨地说:“非如晦莫能筹之。”等到杜如晦来到时,杜如晦立即分析房玄龄的计谋做出决断。他们两人合作得十分融洽,人称房谋杜断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能人之间的合作。
近义词:天作之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房谋杜断
房谋杜断成语启示
房谋杜断
fáng móu dù duàn [释义] 房:唐朝宰相房玄龄;谋:计谋;杜:唐朝杜如晦;断:决断。两人同心济谋,传为佳话。比喻能人合作,天作之合 [语出] 《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论》:“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玄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 [近义] 天作之合 [用法] 联合式;作补语;形容能人之间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