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四象生八卦什么意思 甲骨文上的商代後天八卦與四象:數說《周易》系列之六
甲骨文上的商代後天八卦與四象:數說《周易》系列之六 上回說到,《周易》的作者既知道先天八卦,也知道後天八卦。最明顯的證據,就是作者將《歸妹》一卦放在全書的第五十四卦(有關這一卦,還有很多需要展開的地方
甲骨文上的商代後天八卦與四象:數說《周易》系列之六

上回說到,《周易》的作者既知道先天八卦,也知道後天八卦。
最明顯的證據,就是作者將《歸妹》一卦放在全書的第五十四卦(有關這一卦,還有很多需要展開的地方,擬另撰文討論。)
《歸妹》卦象中,含有震離兌坎四個卦象。
而在後天八卦方位中,這四個卦象分別位於東、南、西、北這四方正位,所以又被稱為「四正卦」。
一、四方與四象
震離兌坎這四正卦,在後天八卦中不僅代表四方,還分別代表著春、夏、秋、冬「四時」。
「四時」還有一個更著名的稱謂,叫做「四象」。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繫辭》)
虞翻注云:「四象,四時也。」
朱熹也認為四象對應春夏秋冬四時:
《易》中只有陰陽奇耦,便有四象,如春為少陽,夏為老陽,秋為少陰,冬為老陰。(《朱子語類》)
高亨亦云:「四象,四時也。四時各有其象,故謂之四象,天地生四時,故曰:『兩儀生四象。』」
說到「四象」,我們知道,它們還可以指天上的東宮青龍,南宮朱雀,西宮白虎和北宮玄武這四大神獸。
正如我們在「周易天文曆法密碼」系列中所說,四象之中的青龍和白虎,早在六千年前就已經存在。
直到戰國時期的曾侯乙墓漆箱蓋上,同樣在二十八宿天文圖中,繪有青龍白虎的天象。
曾侯乙漆箱蓋上的二十八宿和青龍白虎
「四象」所代表的四種神獸,除了北方之獸玄武的形象確定較晚之外,其他青龍、白虎和朱雀這三種,都在西周以前就已經定型了。
二、四象與四神
漢代的魏相曾著有《易陰陽》及《明堂月令》
書中除了將後天八卦中的震離兌坎四卦,與東南西北「四方」和春夏秋冬「四時」匹配之外,還與太昊、炎帝、少昊、顓頊四位神靈一一對應。
東方之神太昊,乘「震」,執規司春;南方之神炎帝,乘「離」,執衡司夏;西方之神少昊,乘「兌」,執矩司秋;北方之神顓頊,乘「坎」,執權司冬。
魏相的這種以四方和四時配四神的做法,也不是他自己的創新,而是來自於上古的月令。
《淮南子·天文》中記載著更加詳細的四方、四時和四神:
「東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執規而治春,其神為歲星,其獸蒼龍,其音角,其日甲乙;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執衡而治夏,其神為熒惑,其獸朱鳥,其音徵,其日丙丁;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執矩而治秋,其神為太白,其獸白虎,其音商,其日庚辛;北方水也,其帝顓頊,其佐玄冥,執權而治冬,其神為辰星,其獸玄武,其音羽,其日壬癸。」
《禮記.月令》中,也有同樣的四神和四時匹配關係:
春: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蟲鱗.其音角.律中大蔟.其數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戶.祭先脾.夏: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蟲羽.其音征.律中中呂.其數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秋: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蟲毛.其音商.律中夷則.其數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門.祭先肝.冬:其日壬癸.其帝顓頊.其神玄冥.其蟲介.其音羽.律中應鐘.其數六.其味咸.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腎.
春夏秋冬的四位神,在《山海經》和《堯典》中同樣存在——原來《山海經》和《堯典》一樣,都是古老的月令。只不過,這一點,還要等到一片甲骨的出現才被人們認識到。
三、「四方風」甲骨與四象
在近代以來出土的眾多商代甲骨材料中,有一片記載了「四方風」的甲骨分外引人注目。
這片牛肩胛骨上,刻有28字(殘缺4字)。
1944年,甲骨學家胡厚宣先生髮表《甲骨文四方風名考證》一文,以確鑿無疑的證據證明了這片甲骨上所刻的四方之名,與《山海經》、《堯典》中的四方之名完全吻合。
東方曰析(甲骨);東方曰析(《山海經》);厥民析(《堯典》)南方曰因(甲骨);南方曰因(《山海經》);厥民因(《堯典》)西方曰彝(甲骨);西方曰夷(《山海經》;厥民夷(《堯典》)北方曰夗(甲骨);北方曰夗(《山海經》);厥民隩(《堯典》)
1988年,連劭名先生髮表《商代的四方風名與八卦》,進一步指出,這片甲骨上所刻的東南西北四方之名,與後天八卦的震離兌坎四卦存在一一對應關係:
東方曰「析」,析者,破木也,而「震」卦正有破析動木之象。
南方曰「因」,因者,就也,而「離」卦正有因就附麗之象。
西方曰「彝」,彝者,夷也,而「兌」卦正有夷悅之象。
北方曰「夗」,夗者,奧也,隱伏之意,而「坎」卦正有隱伏之象。
……這一切證據都確鑿無疑地表明:
後天八卦方位最晚在商代就已經存在了!!!!!!!!
如果說,先天八卦有可能早在遙遠的伏羲神話時代就已經存在,那麼,後天八卦方位確定的時間也絕對不會晚於商代,它們的起源同樣非常古老。
有人說,後天八卦是周文王所創的,所以又將之稱為「文王八卦」。這種叫法是錯誤的。
因為刻有後天八卦方位的「四方風」甲骨,年代經考證為商王武丁時期。那個時候,文王他老人家還沒出生呢。
不過,這片甲骨所屬的商王武丁,倒是與《周易》有那麼點聯繫:
《既濟》卦爻辭中那位「高宗伐鬼方」的高宗,不是別人,正是武丁本人。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很赞哦! (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