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苏南和苏北哪个经济更发达 江蘇最發達的區域:蘇南篇

火烧 2021-12-27 11:48:34 1039
江蘇最發達的區域:蘇南篇 “三分天下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些優美的詩詞描繪的都是江蘇省的城市。江蘇歷來被稱爲魚米之鄉,自古

江蘇最發達的區域:蘇南篇  

“三分天下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些優美的詩詞描繪的都是江蘇省的城市。

江蘇歷來被稱爲魚米之鄉,自古就是繁華富庶的地方,2017年江蘇省所轄十三個設區市全部進入全國百強,經濟實力非常強悍。

今天,我們首先來感受一下江蘇最發達的地區—蘇南五市的魅力吧。

No.01

省會--南京

南京是江蘇省的省會,是長三角唯一的特大城市。

南京的城市建設在國內算得上是一流,新街口被譽爲“中華第一商圈”、450米高的紫峯大廈聳立在南京主城中心,南京南站是亞洲最大的火車站。

然而,南京的魅力不僅如此,文化底蘊的深厚讓這座城市更具內涵。

在南京,瞻仰中山陵,緬懷偉人;

參觀總統府,感受歷史變革;

登上臺城,遙想三國東吳;

深入烏衣巷,尋找晉朝遺風。

秦淮河畔,追憶金陵盛況;

玄武湖旁,飽覽大湖美景;

雞鳴寺前目睹新白娘子取景地;

東南大學體會致青春的浪漫;

南京市政府大門彰顯人民的名義。

南京的故事怎麼說也說不完,南京確實是一座值得細細品味的城市。

No.02

最強地級市--蘇州

蘇州,是江蘇省經濟總量最高的城市,也是全國經濟總量最高的地級市,被網友稱爲最牛地級市。

蘇州下轄的崑山、常熟、張家港、太倉四座縣級市,代表了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縣域經濟,常年位居中國百強縣金字塔頂端。

看蘇州經濟強不強,不僅要看蘇州的總體,還要看蘇州的基層水平,蘇州的震澤、盛澤等鄉鎮常年吸引着省內外無數務工人員,鄉鎮發展如此,蘇州的經濟實力可見一斑。

蘇州的新加坡工業產業園是全國首個開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區,園內正在建設的蘇州中南中心建成後,將成爲中國第一高樓和世界第二高樓。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的歷史文化深度也不遑多讓。

蘇州園林美譽天下,周莊、同裏等古鎮更是江南水鄉文化的代表,蘇州可以說是江蘇省內古今融合最好的城市了。

No.03

經濟強市--無錫

無錫,被譽爲“太湖明珠”,是蘇南民營經濟的發源地,無錫鄉鎮經濟的發展在全國是首屈一指的。

2017年,光無錫市所轄的江陰市,上市公司就達47家(其中A股境內滬深32家,境外15家)。

著名的“天下第一村”--華西村,就在江陰市華士鎮境內。

無錫一度經濟排在省內第二位,壓制省會南京多年,南京也只於2016年超越了無錫,甩掉了省內“老三”的尷尬位置。

無錫市素有“小上海”之稱,市內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夜晚燈火通明。

無錫市所管轄的江陰市、宜興市城市建設和城市規模與地級市面貌無甚差異。

市內的靈山大佛、黿頭渚、中視影視基地是人們休閒度假的好去處。

No.04

蘇南中心--常州

常州,是長三角地區的中心城市之一,是蘇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蘇州、無錫共同構成赫赫有名的蘇錫常都市圈。

常州雖然排在蘇錫常的末位,但是經濟實力同樣不可小覷。

2017年,常州市人均生產總值突破2萬美元,已經達到中等發達國家(地區)標準,超越國內絕大部分城市。

常州市內建設乾淨、整潔、富有現代感。

常州的市內交通一直走在全國地級市先進行列,高架橋、BRT給人們出行帶來了便捷也緩解了市內交通的擁堵。

2012年,常州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獲批,常州市成爲全國第29個、江蘇省第4個獲批地鐵的城市。

5A級景區中華恐龍園、春秋淹城、嬉戲谷是常州的旅遊名片。

常州是一片宜居宜業的樂土,正如它的名字一樣,錦繡江南,常樂之州。

No.05

白娘子的傳說--鎮江

提到鎮江,很多人第一反應是鎮江的老陳醋,然後就是那個悽美愛情的主角--白娘子被鎮壓的地方。

鎮江古稱“潤州”,民國時曾經做過江蘇省的省會。

鎮江是個人口只有318萬的小城市,因爲處在南京和蘇錫常都市圈的中間,所以其經濟地位常常會被人忽略。

苏南和苏北哪个经济更发达 江蘇最發達的區域:蘇南篇

然而,鎮江雖小卻不弱,2017年在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排名中位列第18位。

隨着滬寧城際高鐵、京滬高鐵的完工以及寧杭城際高鐵、連淮揚鎮高鐵的建設,鎮江作爲高鐵樞紐的地位越來越突出。

鎮江境內有國家5A級風景區--“三山風景區”,還有中國醋文化博物館。

鎮江丹陽的眼鏡產業享譽全球,全世界近一半的鏡片來自丹陽,我國每4個戴眼鏡的人裏,就有3副是來自丹陽。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