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户部侍郎与户部尚书 最抠门户部尚书,拒绝重修颐和园,却为清朝留下800万两银子
最抠门户部尚书,拒绝重修颐和园,却为清朝留下800万两银子 自古以来,户部就是朝廷所有部门里面最富裕的部门。户部掌管全国的财政事宜,是国家的钱袋子,连皇帝用钱都得找户部尚书要,所以当然得用「 ”富”字

最抠门户部尚书,拒绝重修颐和园,却为清朝留下800万两银子
自古以来,户部就是朝廷所有部门里面最富裕的部门。户部掌管全国的财政事宜,是国家的钱袋子,连皇帝用钱都得找户部尚书要,所以当然得用「 ”富”字来形容。此外,由于存在各种「 ”陋规”,很多户部官员都可以捞的盆丰钵满。但小编今天要介绍的这个户部尚书,却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极其清廉的官员。此人不仅没有借着职务之便偷捞「 ”油水”,而且还拒绝其他部门的行贿,真可谓是出淤泥而不染了。此人是谁呢?他就是清朝的户部尚书阎敬铭。 嘉庆二十二年,阎敬铭出生在陕西。他出生时,清王朝已经开始走向下坡路。一方面,官场的奢靡之风愈演愈烈,招权纳贿已成为了某种习惯。另一方面,受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清王朝和西方国家在科技上的差距不断拉大。虽然,国家表面上还是太平盛世,但是,潜在的危机,已经慢慢显露出来。 道光二十五年,阎敬铭考中进士,顺利走向仕途。后来,又被慈禧太后任命为户部尚书,开始为大清朝的财务工作忙活。清末的官场,可以说是腐败不堪。户部也已经烂的不成样子,到处是呆账、坏账、烂账、糊涂账,有的官员甚至连算账、看帐都不会。 阎敬铭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好容易查清了账目,又清点户部管理的银库、缎匹库和颜料库。他看到府库里面的物品堆积如山,毫无章法,许多已经霉烂到无法使用。已经65岁高龄的阎敬铭,亲自进入银库、缎匹库和颜料库,认真清点,总算将200余年的库存和出纳账目查了个清清楚楚。 不仅如此,为了改变朝廷腐败贪污的风气,阎敬铭从自身做起,崇尚公正和清廉,对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们不屑一顾,不与他们同流合污。他对自己抠门,做官多年,却衣着朴素,整天穿着一件褡裢布制成的袍子;对户部官员抠门,担任户部尚书后,掀出了著名的「 ”云南军费报销案”,还使户部变成了清朝最「 ”抠门”的部门。此外,慈禧太后准备重修颐和园时,也遭到了阎敬铭的强烈反对,尽管慈溪太后心生怒意,却也无可奈何。 但如此「 ”抠门”的阎敬铭,在其上任几年后,竟然为大清的户部积攒了800多万两银子的家底。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这些钱可是大有用处,后世多评价他为「 ”救时宰相”,可谓恰如其分。然而,后来阎敬铭退休后,这些救命银子还是被慈禧太后拿去修建颐和园了,可谓是「 ”竹篮打水一场空”! 很赞哦! (1063)
相关文章
- 户部侍郎和礼部尚书哪个大 叶梦得简介 宋代时期词人户部尚书叶梦得生平
- 户部尚书什么官 户部尚书、渝襄公刘政会
- 户部侍郎和礼部尚书哪个大 一户部尚书瞒着慈禧省下几百万两银子,人称救时宰相
- 户部侍郎和礼部尚书哪个大 北宋户部尚书、枢密使石熙载简介,是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户部侍郎和礼部尚书哪个大 清朝最抠门的户部尚书阎敬铭,却为大清留下八百万两银子
- 户部侍郎和礼部尚书哪个大 元末明初政治家、户部尚书张昶简介,张昶是个怎么样的人?
- 户部侍郎和礼部尚书哪个大 戶部尚書崔公挽歌
- 户部侍郎官大不大 刘得仁《和厉玄侍御题户部相公庐山草堂》原文及翻译赏析
- 礼部尚书和户部侍郎 皇帝想弄点钱花,户部尚书:臣愿把俸禄给陛下,但国库钱财不能动
- 50两官银 清朝戶部庫藏官銀虧空案是如何爆發的?分贓不均,內部攻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