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唐僧分别在哪些地方收了徒弟和马 這一次,唐僧主動質疑,徒弟三個反應各不相同
這一次,唐僧主動質疑,徒弟三個反應各不相同 唐僧師徒西去取經,餐風宿雨,路上經過許許多多的國家,這些國家的名稱五花八門,各不相同,可也沒有這一個國家的名稱奇怪。這一座城池乍一看百業俱興:酒樓歌館語聲喧
這一次,唐僧主動質疑,徒弟三個反應各不相同

唐僧師徒西去取經,餐風宿雨,路上經過許許多多的國家,這些國家的名稱五花八門,各不相同,可也沒有這一個國家的名稱奇怪。
這一座城池乍一看百業俱興:
酒樓歌館語聲喧,彩鋪茶房高掛帘。萬戶千門生意好,六街三市廣財源。買金販銀人如蟻,奪利爭名只為錢。禮貌莊嚴風景盛,河清海晏太平年。
可是城門口的一個老兵告訴他們,這個地方原來叫做比丘國,現在改為小子城了。
唐僧很疑惑,既然叫做比丘國,好端端的為什麼又叫做小子城呢?
見多識廣的孫悟空也很奇怪。
守門老兵不多話。
八戒說,可能是比丘國原先的國王死了,新登王位的是個小孩子,所以叫做小子城。
大伙兒似信非信。
這是他們入城的第一個疑惑。
進了城看到了更加令人不解的場景:家家戶戶門口都放著一個鵝籠,外邊罩著五顏六色的彩緞,裡面坐的都是小孩。有男孩,有女孩;有在玩的,有在哭的;有在吃東西的,有在睡的。
把孩子關在鵝籠里養,這又是為什麼?唐僧見了平展的雙眉緊蹙,難道真是一處一風俗,民風不同?
唐僧非常疑惑地拉住驛館的驛丞說:「貧僧有一件不明之事請教,煩為指示,貴處養孩兒,不知怎生看待。」
驛丞的話說得合情合理:「天無二日,人無二理。養育孩童,父精母血,懷胎十月,待時而生;生下哺乳三年,漸成體相。豈有不知之理!」
天下生養孩子都是一樣的不容易啊,可關鍵問題是明知養孩子不容易,為什麼還要把那麼小的孩子養在鵝籠里。
唐僧好不容易表現一下打破沙鍋問到底,想要問個明白的時候,不知道這位驛丞在怕什麼,他好像說不可告人的秘密一樣,把旁邊所有的人都退去了,還壓低聲音悄悄地說——這是有關當今國主的事情,這是當今國丈的主意。
事出異常必有妖。
一個昏庸的國主才會作出如此荒誕的事情,為了讓自己有千年不老之功,竟然要用1111個小孩的心肝作藥引子來煎湯服藥。
一個心懷鬼胎的國丈才會想出如此荒誕的藥方,為了讓國主有千年不老之功,竟然要用1111個小孩的心肝作藥引子讓國主煎湯服藥。
「荒唐啊!昏君啊!」
一直以來喜怒不於色,慈悲為懷的唐僧止不住叫道,「昏君!為了一己之欲,賠上這麼多個小孩的性命,苦哉!苦哉!痛殺我也!」
天下哪個不知懷胎十月的辛苦!
天下哪個不知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孩子長大的辛苦!
這個昏君一開口就要1111個小孩的心肝,難道真以為小心肝是土裡冒出來樹上長出來的嗎?
事出異常必有妖。
八戒卻說:「君叫臣死,臣不死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不孝。他傷的是他的子民,與你何干。寬衣睡覺,莫替古人擔憂。」
行路累了的八戒,心也累壞麻木了,出家人慈悲為懷的一點心思蕩然無存,被心急如焚的唐僧好一頓痛罵。
沙僧此時說了一句比較中肯的話:「師傅先不要悲傷,明天去倒換官文的時候與國主當面說一說,同時看一下國丈是一個怎樣的國丈,也許他就是一個妖怪。」
悟空說:「明天我們上朝去看一看,如果是國丈他不慎走了歪門邪道,我們可以幫他皈正;如果是個妖怪一定把他拿住,不讓他傷了那些孩子的性命。」
今天晚上是肯定見不到國主與國丈兩個主角了,不如先寬心,明天進一步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再具體事情具體分析具體解決,總算稍稍安撫了唐僧受傷的心靈。
唐僧一行向西天行了這麼久的路程,見到的怪事數不勝數,遭遇的困難不可枚舉,從來都是「掃退萬緣歸寂滅,盪除千怪莫蹉跎」。八戒這時候的話語的確不盡人意,雖是他國子民,雖是他國之事,修行之人豈能視若無睹。
少了憐憫之心,不是真正的修行。所以被唐僧急了:「你這一個不知名的人,我出家人積功累行第一要行方便。」
與人方便,與己方便。
很赞哦!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