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答老师的恩情怎么说 古代一穷小子,为了报答恩情,中进士后接连迎娶恩人3个女儿
古代一穷小子,为了报答恩情,中进士后接连迎娶恩人3个女儿

常言道:“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在这种感恩的思维影响下,历史上涌现出了一批可歌可泣的历史名人。就如小编今天要说的这位,原本只是个穷小子,邻居看他聪慧过人,人品端庄,于是就将大女儿许配给他,后来穷小子高中,当了官,但是大女儿却不久病逝,于是又娶了岳父的二女儿,但是又没多久,二女儿也病逝,最后在岳父的要求下,再次娶了三女儿,可见人品贵重,才能让岳父一再的将女儿嫁给他。
这个穷小子叫张孝纯,北宋时期藤县人,自幼家境贫寒,但是,自小聪慧过人,人品端庄的张孝纯却被邻居吉氏看中,为了能让张孝纯将来能出人头地,吉氏将他接到了自己的家中读书。
当时,家徒四壁的张孝纯根本拿不出银子做学费,但宅心仁厚的吉氏不忍埋没如此人才,主动跟张孝纯父母说让他们同意让张孝纯去吉家读书,难得的是,吃住和学习的费用都不用花一分,吉氏都包了,张孝纯的父母一听,非常的高兴,难得有这样的好心人,于是当即就答应了。
一晃几年过去了,张孝纯从一个懵懂的小孩成长为一个翩翩少年郎,且长的一表人才,儒雅俊朗,为人朴实,对吉氏夫妇俩非常的尊敬,看着这么个少年郎,吉氏有意将自己的大女儿许配给张孝纯,当时,吉氏有三个女儿,只有大女儿与张孝纯年纪相仿,如此,两人便算是有了婚约。
十年寒窗,很快,张孝纯就中了进士,就此踏入了仕途,可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在宋朝那个特殊的朝代,每逢新科进士的榜文一公布,朝中的那些王公贵族,必将展开一场“抢女婿”的行动。
这些新科进士,未来都是朝廷的栋梁之才,踏入了仕途就预示着荣华富贵,因此,朝中的大臣们,为了自己女儿的幸福,也为了自己朝中的力量,纷纷使出手段来招婿,一般来说,面对这样的好处,多少人都梦寐以求,但是到了张孝纯这里,这些个朝中大臣却个个吃了闭门羹,一一给婉拒了。
仪表堂堂的张孝纯自知人要有感恩的心,这些年如果没有吉氏,就不会有自己的今天,于是,他回了家,迎娶了吉氏的大女儿,但是,没想到的是,这吉氏大女儿打小身体不太好,没几年的时间,这大女儿就因病去世。
这个时候,张孝纯已经官至河东宣抚使兼知太原府,后来北宋灭亡,张孝纯成了金朝的左丞相,这时的张孝纯已然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多少朝中大臣巴不得将自己的女儿献给他,他的丞相府门槛都快给踩烂了,但他却一直淡定自若。
后来,大家一问才知道,张孝纯是为了报答吉氏的恩情,他决定娶吉氏的二女儿为妻,但当吉氏知道张孝纯的想法后,却给一口回绝了,原来,这吉氏二女儿是个盲人,两人的身份实在差的太多了,这会让张孝纯有失身份。
但是,张孝纯却始终坚持要娶,还说了一段令人落泪的话:“我受岳父大人厚恩,真心相娶令媛为妻,再说令媛目盲,我不娶,以后谁会真心照顾她呢?”,吉氏一听,顿时老泪纵横,感动的不知怎么回答,最后点了点头同意了这门亲事。
张孝纯娶了吉氏二女儿,两人成亲后,非常的恩爱,相濡以沫的过着平静的日子,而吉氏二女儿也很卖力的帮张孝纯生了两个儿子,但是,再次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二女儿不久后也因病去世,这让张孝纯悲痛不已,几日茶饭不思,整个人都消瘦了
这时,吉氏主动提出,让张孝纯娶自己的三女儿为妻,吉氏认为张孝纯有情有义,有孝心,有感恩心,人品贵重,已属难得,将自己的三女儿嫁给他,一定是最好的结果。
但张孝纯却给拒绝了,当时吉氏三女儿年龄尚小,嫁给张孝纯,简直是“老牛吃嫩草”的最佳典型,他不愿耽误吉氏三女儿的大好青春,但是吉氏却不这么认为,一再的要求张孝纯同意这门亲事,最后,经不住岳父吉氏的请求,答应了这门亲事,娶了吉氏三女儿为妻,这吉氏三女儿也很争气,后来也给张孝纯生了两个儿子。
据史料记载,张孝纯的四个儿子个个都当了大官,张家人丁兴旺,成为了当地的名门望族,而张孝纯与吉氏一家,更是被当地传为美谈,令人在感叹之余,更是的学习张孝纯的感恩之心。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自古中华民族对报恩这事就看的非常的重要,不管任何朝代,不管时代变迁,这传统的美德一直在传承,也如同刻印在血液里,至死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