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没有前世今生 爭一時容易,爭一世太難:一代女皇武則天的“前世今生”
爭一時容易,爭一世太難:一代女皇武則天的“前世今生”
武則天金簡
長36.2釐米、寬8釐米、
厚約0.1釐米
重223.5克,
含金量96%以上
1982年中嶽嵩山峻極峰出土
武則天,在男權統治的中國封建社會中,一個創造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傳奇女人。
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年邁時的武則天,究竟如何評判自己的功過呢?河南博物院九大鎮院之寶——“武曌金簡”,透露出了她鮮為人知的心路歷程。
武則天,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女性了。先後嫁了兩個皇帝——唐太宗和唐高宗;生了兩個皇帝——唐中宗和唐睿宗;最重要的是她自己還是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女皇帝。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
千多年來,人們在盧舍那大佛前禮拜,在乾陵無字碑前沉思。有人說她“雷霆其武,日月其文”,也有人說她“鬼神不容,人神共憤”。追究起來,她是一個抑鬱難平的女子。紅塵一世,她寂寞過,抗爭過,成功過,也失敗過。
1.前世:她的一生是一部奮鬥逆襲史
爭一時容易,爭一世太難,而她卻爭了一輩子!認真想,武則天的存在,是中國傳統歷史上的一段傳奇,還是唐史不願面對,只能窘迫詮釋的正史本身? 禍國殃民、傷風敗俗、驕奢淫逸,這些加之於她身上的種種罪名,中國歷史上的男性君主,有幾人能夠逃脫?
電視劇《大明宮詞》武則天與女兒太平公主
武則天是誰?
首先,她是一個女人;她不僅有著冰雪般的聰明,更有著傾國傾城的美色。
其次,她是一個母親;她生育了許多兒女,其中既有繼承了她帝位的兒子,也有與她爭權奪利的女兒。
再次,她是一個帝王;她不僅輔助柔弱的丈夫支撐著大唐江山,更以果斷的魄力廢除李唐神器、構建大周天朝。
或許,由於她在男人的世界中太出眾,在女人的世界裡太孤獨,終在盡享帝王尊榮之後,她留下了一種無字的感傷、一種無言的結局與一個女人的本色。
無字空碑
有人提及武則天狠辣,確實不假,在這條註定艱難的逆襲路上,她怎能不狠辣,一步走錯,全盤皆輸。
武則天以一位女性的身份和自己的名義,建立了一個新的朝代,這是對男權社會徹底的顛覆與僭越,所以招來後代史書無限的詆譭與非議。
但,同時你要看到——
她開啟科舉,重用寒門,啟用狄仁傑、婁師德等名臣;提拔姚崇、宋璟等寒門士子,”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自此成為現實。
她懂得知人用人,胸襟開闊,格局遠大,駱賓王寫《討武曌檄》,將武則天置於被告席上,列數其罪。
武則天一邊讀一邊感嘆,“有如此才,而使之淪落 不偶, 宰相之過也!”可見其胸襟廣闊。
誠然,為鞏固帝權,她重用酷吏,殘殺異己,手段狠辣。
但歷史上,狠辣最易招致報復和覆滅,比如呂后,死後全族被滅,比如慈禧,喪權辱國,遺臭萬年,但武則天終能善終,保全後世。
她的狠辣裡,有治國大智,她的自私裡,更有勸農桑,薄賦役;從政期間,國家安定條理,治巨集貞觀,政啟開元 。
而她死後,唯有一座無字碑,或許也是料到後代評說不一,所以任人評說,不予置喙,這個女人太豁達,太開闊。
千秋萬代,四海列國,唯有一個武則天而已。
2.今生:“簡 ”不簡單,見證女皇內心
郭沫若評價她說:治巨集貞觀,政啟開元 ;毛澤東說她:有容人之量,識人之智,用人之術;林語堂抨擊她:粉碎的傳統,創設的改革,引起的紊亂,超過歷史上任何陰謀險詐的男人。關於她的評價紛紛紜紜,兩極分化,關於她的傳說神乎其神,太多不解之謎。解開謎題唯有它——武則天金簡!
撒馬爾罕壁畫中的武則天像
武曌金簡,也被稱為武則天除罪金簡。
1982年在嵩山山頂的石頭縫裡,被河南登封村民屈西懷發現。
目前發現的與武則天相關的文物非常少,只有陝西乾陵的無字碑和河南洛陽的昇仙太子碑,都不可移動,幾乎不能能開啟進行研究。
而這枚金簡是可移動文物,可能是我們所能見到的並且明確屬於武則天的唯一一件文物!
這枚金簡呈豎長方形長36.2釐米,寬8釐米,重223.5克黃金純度在96%以上。

古代有個說法:皇帝喜歡把自己的身高作為百姓計算長度的標準。這也就是所謂的“以身作則”!
武則天在位時期,當時的一尺就是她身高的五分之一。在唐代,對代表皇帝身份的金簡尺寸有著嚴格的要求。
河南博物院九大鎮院之寶“武則天金簡”(上圖)寬8釐米,就是2寸4分,8釐米 ÷2寸4分=3.33釐米(1寸)。
1尺也就是33.33釐米,武則天的身高就是33.33×5=166.65釐米。
金簡的發現揭開了武則天的身高之謎!
武則天造字圖
金簡上鐫刻雙鉤銘文3行63字曰:“上言:大周圀主武曌好樂真道,長生神仙,謹詣中嶽嵩高山門,投金簡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歲庚子七月庚子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謹奏。”
其中“上”是指女皇武則天;“圀”和“曌”是武則天自己造的字;“圀”通“國”,“曌”取日月當空之意。
道家稱天、地、水為“三官”,“九府”泛指各方神仙洞府。意為:大周皇帝武曌虔誠信奉道教,渴望長生不老,乞求三官九府諸位神仙,除去武曌在人間的罪過。
武則天手書昇仙太子碑
這枚金簡上寫著“免武曌罪責”,不像武則天曆來的行事風格,武則天向來自信,做事從不後悔。
為什麼在晚年時期,武則天會乞求上天原諒自己的過錯呢?
公元700年農曆四月,77歲高齡的武則天在出遊河南登封三陽宮時得了一場重病。
病中的女皇常常做噩夢,夢見她曾經除掉的人對自己不依不饒,這讓古稀之年的武則天想到了因果報應。
值得一提的是,武則天早年很重視佛教,但是到了晚年,她的思想開始發生變化她痴迷於道教的長生不老,想通過道教來為自己贖罪。
當時有一位道士胡超,在武則天生病時碰巧治好了她的病。
病好之後,武則天想起病中的夢境,於是找來胡超,命他在嵩山投下金簡,贖罪消災。
公元700年農曆七月初七,正是七夕節,又稱乞巧節。
這一天,胡超來到嵩山峻極峰在山頂代女皇武則天向上天參拜贖罪並投下金簡。
據說之所以選在七夕節這天投放金簡,是因為民間傳說這天是牛郎織女跨過天河在鵲橋相會的日子,而天上的星宿最為靈驗。
在投完金簡後的第五個年頭,也就是公元705年,武則天離開了人世。
一千多年後的今天,金簡帶著一代女皇晚年的心願成為河南博物院的鎮院之寶!
3.武則天金簡文創產品系列:喜歡她就收藏它
“武則天金簡”作為武則天晚年時期在中嶽嵩山峻極峰所投的祈福除罪金簡,是目前唯一一件與女皇直接相關的文物。基於文物背後精彩的故事及物用價值,特以河南博物院九大鎮院之寶之一“武則天金簡”為藍本,將該文物豐厚的歷史文化賦予於產品中,特開發出文創產品系列。
七宗罪-武則天金簡除罪橡皮
武則天金簡是女皇用於祈福長生、贖罪懺悔的,不只是武則天的內心世界,更是中華民族“天人合一”的心路歷程。
它不僅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更有“除罪”精神寄託的禪意在其中,與現代人“有錯改之”的願望不謀而合。
在《周易》中,“七”是一個良性的週期。
一週七天,用不同顏色的除罪橡皮,擦亮心靈的福燈;設計師以貪、懶、忈、胖、怒、痴、妒這七個漢字為原形,據字義敲定顏色,打造出清心祈福除罪橡皮。
設計師設計圖
貪、懶、忈、胖、怒、痴、妒這七個漢字
除罪橡皮未止步於單純的“文化仿古”,而是創新融合。
將”除罪“這一目的和人們自身的行動力聯絡起來,鼓勵大家把拖延的事情、學習/減肥計劃、小煩惱等,從大腦中清理出來,寫在本子上。
每完成一件,就用橡皮將其抹除。隨著橡皮擦“越來越瘦”,我們的“罪行”也在慢慢減少,此所謂“抹除罪行”。
“武曌金簡”文創
“武則天祈福金簡”擺件
武則天七宗罪·清心祈福除罪橡皮系列
- The End -
版權宣告:
⊙部分文字、圖片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刪除。
【文博河南】文博+文學+文史,一起品味傳統文化的魅力!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