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阶段 奇书《周易》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有何影响?

奇书《周易》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有何影响?
《周易》是我国集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于一身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它对我国古代的文化、哲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可以说,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思想方面多数重要成就,如道家、儒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天文历法、中医、兵法、地理等的产生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周易》都有密切联系,是它们的理论源泉之一。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周易》这部奇书,不断地释放出它的思想能量,影响着我们民族心理特征的形成,吸引着各个领域中的众多知识分子研究、探寻其奥秘,同时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汲取自己所需要的养料。故《周易》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作用和价值之大,是很难估量的。下面择要论其影响。
1、哲学
先秦时期形成的诸子学派,不论是儒、道、墨、名各家,无不深受《周易》的影响。孔子、老聃、墨翟、公孙龙等人,对《周易》均有高深的造诣,都可称得上是易学大师。一部中国哲学发展史,从头到尾,不论哪一个朝代,哪一个学派,都没有离开过《周易》,《周易》总在起着作用。不论唯心论者或唯物论者,都千方百计从《周易》中寻找理论根据,碎播《易》理来阐发自己的哲学观点,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例如三国时的王弼,以玄理说易,而宋代的理学派则以理说易。在理学派中不管是代表客观唯心主义的程颐、朱熹,还是代表主观唯心主义的陆九渊、王守仁,他们都在《周易》上下过一番苦功,把《周易》作为工具,为我所用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2、军事学
从事军事理论研究的孙武,也从《周易》中汲取着营养,建立起了一个以辩证法为核心的军事理论体系。将矛盾对立、动则变化、物极必反、相互联系、相反相成等普遍规律,运用到军事理论中,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十则围之,五则攻之,信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并提出要全面分析敌我、众寡、强弱、虚实、政守、进退等矛盾双方,提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强调了战略战术上的奇正相生和灵活运用。
3、天文学
中国古代的天文科学,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很古时国家就设置有专司观察天文变化的官吏,而记载有日蚀、月蚀、陨石、有色之雨的古籍,也独数我国为最早。而《周易》中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及阴阳相抱、动则变化等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时至汉代,一些思想家、科学家则把《周易》八卦、阴阳和五行学说相结合,配合方位,绘制出图式来说明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成熟的天文图得以产生。
4、中医学
《黄帝内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医学经典,它的基本理论和思维方式,渊源于《周易》。它把《周易》中的阴阳矛盾对立统一、互相转化、五行生克等运用到医学方面,建立了完整的一套医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