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不杀而啥成语 成語: 見義勇為

火烧 2022-01-02 14:56:41 1041
成語: 見義勇為 成語簡解 來自《國語辭典》的講解: 編號: 1379成語: 見義勇為注音: ㄐ|ㄢˋ |ˋ ㄩㄥˇ ㄨㄟˊ漢語拼音: jià yì yǒ g wéi參考詞語: 見義勇往, 見義勇發,
不杀而啥成语 成語: 見義勇為

成語: 見義勇為  

成語簡解 來自《國語辭典》的講解: 編號: 1379成語: 見義勇為注音: ㄐ|ㄢˋ |ˋ ㄩㄥˇ ㄨㄟˊ漢語拼音: jiàn yì yǒng wéi參考詞語: 見義勇往, 見義勇發, 見義喜為, 見義敢為反義: 見死不救近義: 急公好義釋義: 看到合乎正義的事,就奮勇去做。語本《論語.為政》。 △「急公好義」Emoji符號: 義勇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見義勇為”對應Emoji表情符號“勇”,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勇、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勇"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孔子是春秋的賢人,於魯國從政時,魯國大治。後因政治理念與國君不合,周遊列國十三年,卻未受到其他國君的重用。晚年返回魯國,致力於古代典籍的整理,並且秉持「有教無類」的精神,開平民教育的先河,門下有弟子三千人。孔子十分強調「勇」的重要性,例如在《論語.憲問》中,孔子曾說︰「仁者,必有勇。」意思就是說,仁者重視正道而輕忽生命,見到合乎正道的事情,一定會勇於實行。又說「勇者不懼」,即是說勇敢的人無所恐懼。而在所引典源《論語.為政》中,孔子則說︰「見義不為,無勇也。」綜上所述,可知一個君子如果見到正道所當行之事,必然會勇敢地去做,要是因為害怕而不去做,那就不配稱為勇敢,只是一個怯懦的人。後來「見義勇為」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見到合乎正義的事,就奮勇去做。典源: 《論語.為政》子曰:「非其鬼1>而祭之,諂2>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注解〕 (1)鬼:人死曰鬼,此指祖先。 (2)諂:獻媚、奉承。書證: 01.宋.袁燮〈題習齋〉詩:「見義勇必為,有過時自抨。」 02.《宋史.卷三一九.歐陽脩列傳》:「(歐陽)脩始在滁州,號醉翁,晚更號六一居士。天資剛勁,見義勇為,雖機阱在前,觸發之不顧。」 03.《元史.卷一二六.廉希憲列傳》:「(憲)戒其子曰:『丈夫見義勇為,禍福無預於己。』」 04.《東周列國志.第一四回》:「見義勇為真漢子,莫將成敗論英雄!」用法説明: 【語義說明】見到合乎正義的事,就奮勇去做。 【使用類別】用在「奮勇行義」的表述上。 【例  句】 <01>現代社會人情淡薄,見義勇為的人越來越少了。 <02>他見義勇為地將車禍傷者送到醫院,救回一條寶貴的性命。 <03>小明見義勇為,奮不顧身地撲向搶匪,將他制伏後送交警方究辦。 <04>這位青年奮不顧身,見義勇為的救人精神,贏得在場的人由衷讚佩。 <05>因為他見義勇為的行為,足可作為同學們效法的楷模,所以得到學校的表揚。 辨識: 請參考『辨識1379.html』 成語接龍

“為”字開頭的成語

為虎作倀為人作嫁為小失大為蛇畫足為法自斃為山止簣為小妨大為之奈何為蛇添足為法自弊

“見”字結尾的成語

一孔之見圖窮匕見百聞不如一見井蛙之見捉衿肘見千聞不如一見寡聞少見捉襟肘見有目共見傳聞不如親見一隙之見司空慣見仁智之見寡聞陋見肝膽相見肘捉衿見耳聞不如眼見掣襟肘見有眼共見駭人聞見

“見”字開頭的成語

見異思遷見獵心喜見利忘義見仁見智見義勇為見笑大方見景生情見慣司空見仁見知見異而遷見義勇發見利背恩見義勇往見利忘害見義敢為見少怪多見義喜為見噎廢食

“為”字結尾的成語

胡作非為事在人為見義勇為妄作胡為妄動輕為亂作胡為見義敢為見義喜為慣作非為胡作亂為 參考鏈接

參考《國語辭典》中的成語:見義勇為。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的成語:見義勇為。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見義勇為”分成的單字詳解:

見, 義, 勇, 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