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形容大的成语有哪些 成语: 随声响和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火烧 2021-12-20 02:25:19 1055
成语: 随声响和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 随声响和 成语简解 编号: 3816成语: 随声响和注音: ㄙㄨㄟˊ ㄕㄥ ㄒ|ㄤˇ ㄏㄜˋ汉语拼音: úi hē g xiǎ g hè参考词语

成语: 随声响和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形容大的成语有哪些 成语: 随声响和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 随声响和 成语简解 编号: 3816成语: 随声响和注音: ㄙㄨㄟˊ ㄕㄥ ㄒ|ㄤˇ ㄏㄜˋ汉语拼音: súi shēng xiǎng hè参考词语: 随声附和释义: 义参「随声附和」。见「随声附和」条。Emoji符号: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随声响和”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随声附和」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随声附和」的意思就是自己没有主见,只迎合他人的意见。随声,就是跟着别人的声音。汉代刘歆〈移让太常博士〉:「或怀疾妒,不考实情,雷同相从,随声是非。」这里的「雷同相从,随声是非」就是别人说什么,跟着他说,不考究真相,可见原本「随声」已有「附和」的意思。另外应劭的《风俗通义.卷二.正失》:「审形者少,随声者多。」意思也是说考竟实情的人少,随声唱和者多。后来「随声」之后,加上「附和」就成为「随声附和」的成语。出现这句成语的文献如宋.魏了翁〈直前奏六未喻及邪正二论〉:「人至于忠忱体国,真实任事,则图惟国事之济,言虑所终,事惟其是,而岂肯随声附和,以侥幸万一乎!」典源: 此处所列为「随声附和」之典源,提供参考。#汉.刘歆〈移让太常博士〉(据《文选.卷四三.书下》引)1>往者缀学之士,不思废绝之阙,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至于国家将有大事,若立辟雍封禅巡狩之仪,则幽冥而莫知其原。犹欲保残守缺2>,挟恐见破3>之私意,而亡4>从善服义之公心。或怀疾妒5>,不考情实6>,雷同7>相从,随声是非,抑此三学,以《尚书》为不备,谓左氏不传《春秋》,岂不哀哉! 〔注解〕 (1)典故或见于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二.正失》。 (2)保残守缺:固守旧有的事物或思想,而不知改进变通。 (3)见破:看出。 (4)亡:音ㄨˊ,没有,同「无」。 (5)疾妒:同嫉妒。 (6)情实:真相。 (7)雷同:雷发声时,无物不回应。此指表现的行为和别人相同,即附和别人说法。 〔参考资料〕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二.正失》世之毁誉,莫能得实,审形者少,随声者多,或至以无为有。故曰:「尧、舜不胜其善,桀、纣不胜其恶。」书证: 01.宋.吕祖谦《吕东莱文集.卷一.乾道六年轮对劄子二首之二》:「彼随声响和,无所碍难者,岂所见真如是之同哉?」 成语接龙

“和”字开头的成语

和衷共济和衷协济

“随”字结尾的成语

萧规曹随

“随”字开头的成语

随波逐流随机应变随声附和随遇而安随心所欲随时制宜随波逐浪随波漂流随寓而安随症用药随寓随安随机制变随风而靡随波同流随声趋和随声响和随势应变随人步趋随波逐尘

“和”字结尾的成语

随声附和心平气和水乳相和心平德和随声趋和随声响和同声附和心正气和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随声响和”分成的单字详解:

随, 声, 响, 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