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测
-
国觞之祭:痛定思痛究病根
文章以汶川地震为背景,探讨国家政权与权威专家对地震的解释,反思地震预测与灾难应对,同时涉及泡沫破灭等社会问题,引发对制度与科学认知的深层思考。
地震预测 汶川地震 泡沫破灭 国家政权 痛定思痛 病根分析 -
一个被遗忘的视角——地应力与卫星轨道摄动
文章探讨地应力与卫星轨道摄动的关系,指出地应力监测在地震预测中的重要性,反思汶川地震失报原因,强调李四光思想与现代技术结合的必要性。
地震预测 地震预报 地震前兆 地应力监测 卫星轨道摄动 李四光思想 -
地震预测的民间力量
文章介绍孙延好与杨智敏通过传统易理文化及独特方法实现地震预测,孙延好以日为单位精准预测地震时间地点,杨智敏提前12小时预测台湾地震,展现民间地震预测的实践与成果。
民间力量 地震预测 孙延好 杨智敏 主动预测法 3小时预测 -
耿庆国讲座简讯:周恩来总理与地震预测
耿庆国在讲座中讲述周恩来总理对地震预测工作的支持与指导,回顾了邢台地震、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历程,并提到《周恩来与防震减灾》等书籍,强调群测群防与科学减灾的重要性。
周恩来总理 讲座 唐山地震 地震预测 耿庆国 旱震理论 -
512--我不得不说的话
文章围绕512地震一周年,反思社会问题,如面子工程、学校安全、独生子女政策及地震预测等,揭露灾区现状与政府应对措施的不足,呼吁加强防灾宣传与社会关爱。
社会问题 面子工程 地震预测 独生子女政策 512地震反思 学校安全 -
我所经历的两次地震
文章回忆了作者经历的两次地震,包括1976年平武松潘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讲述了地震前的征兆、震时的反应及灾后救灾过程,强调地震知识与人民军队的重要性。
地震预测 汶川地震 地震救灾 经历地震 地震感受 地震知识 -
地震前一天,猪从奶奶的头上飞过去—灾区归来谈感受(11)
文章讲述地震前一天猪从奶奶头上飞过、蟒蛇救人的灾区故事,结合民间经验与动物反应,探讨地震前兆与预测可能性,引发对科学与民间智慧结合的关注。
地震预测 地震前兆 灾区故事 猪飞过奶奶头 灾民经历 动物预兆 -
福建对地震辟谣的声音言犹在耳
福建地震局辟谣蟾蜍聚集与地震无关后,厦门发生4.7级地震,专家分析近期无破坏性地震风险,但可能有余震。
地震预测 地震前兆 福建地震辟谣 4.7级地震 地震专家分析 地震活动性 -
“群测群防”值得重新开展
文章探讨‘群测群防’在新时代的价值,强调其对提升防震意识和地震监测的作用,提出重新开展的必要性,呼吁政府、科学界与公众加强沟通与合作。
地震预测 群测群防 地震监测 防震意识 地震科普 防震措施 -
分析天体运行和地震的关系
本文探讨天体运行与地震之间的关系,认为天体引力是诱发地震的原因,结合历史数据与科学理论,分析地震周期及天体运动对地震的影响,为地震预测提供新视角。
地震预测 天体运行 地震关系 引力诱发 地震周期 天文学应用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