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形容以身作则教孩子的成语 成語: 以身作則是什么意思?

火烧 2021-12-25 19:03:08 1031
成語: 以身作則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來自《國語辭典》的講解: 編號: 1108成語: 以身作則注音: |ˇ ㄕㄣ ㄗㄨㄛˋ ㄗㄜˊ漢語拼音: yǐ hē zuò zé反義: 枉己正人近義:言傳身教

成語: 以身作則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來自《國語辭典》的講解: 編號: 1108成語: 以身作則注音: |ˇ ㄕㄣ ㄗㄨㄛˋ ㄗㄜˊ漢語拼音: yǐ shēn zuò zé反義: 枉己正人近義:言傳身教, 身體力行釋義:以自身行為作為他人的榜樣。語本《後漢書.卷四一.第五鍾離宋寒列傳.第五倫》。Emoji符號: 以身則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以身作則”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據《後漢書.卷四一.第五鍾離宋寒列傳.第五倫》載,第五倫,東漢時人,字伯魚,祖先是戰國時代齊國的田氏。西漢初年,許多田氏族人共同遷徙,之後便以遷徙的次序作為姓氏。第五倫少年即有耿介之風,為人好義,其後為官時,一面表現出剛烈耿直的性格,一面又能體恤民情。章帝時,第五倫官任三公之位,見到許多官吏庸祿而苛刻,於是上疏給皇帝,痛斥這些官員只知用嚴刑竣法,而不知端正自己的行為以作為人民表率。他引《論語》中「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句話,說明如果自己的行為不端正,人民便不會聽從其所下之號令。故在上位的人,若以自身行為來教化人,受教者將心悅誠服;若只以言語來訓誡人,則容易引發眾人的議論。後來「以身作則」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以自身行為作為他人的榜樣。典源: 《後漢書.卷四一.第五鍾離宋寒列傳.第五倫》務進仁賢以任時政,不過數人,則風俗自化矣。臣嘗讀書記,知秦以酷急亡國,又目見王莽亦以苛法自滅,故勤勤懇懇,實在於此。又聞諸王主貴戚,驕奢踰制,京師尚然,何以示遠?故曰:「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從〕。」以身教者從1>,以言教者訟2>。夫陰陽和,歲乃豐;君臣同心,化乃成也。〔注解〕(1)從:依順。(2)訟:音ㄙㄨㄥˋ,爭辯是非。書證:01.清.晏斯盛《易翼宗.卷四.下經.家人》:「威,禮也。閑有家之令儀也,皆以身作則之實也,此家道之成,故終吉。」02.《國子監志.卷五六.聖駕親詣太學大禮慶成頌》:「惟我聖皇,以身作則。夙夜緝熙,克明峻德。聖敬日躋,至誠無息。」用法説明:【語義說明】以自身行為作為他人的榜樣。【使用類別】用在「為人表率」的表述上。【例  句】<01>父母教育子女應該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02>經理以身作則,不怕艱苦,成為每個員工的榜樣。<03>一個領導首先要以身作則,處處嚴以律己,寬以待人。<04>一個以身作則的領導者,才能得到屬下的敬佩和愛戴。<05>教師要以身作則,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也必須做到。<06>身為一位班長,他處處能以身作則,所以得到同學們的愛戴。<07>他不僅要求員工嚴格遵守公司的規定,自己更是以身作則,身體力行。 成語接龍

“以”字開頭的成語

以訛傳訛以德報怨以鄰為壑以身試法以逸待勞以身作則以貌取人以毒攻毒以卵投石以管窺天以卵擊石以蠡測海以夜繼日以日繼夜以膠投漆以逸擊勞以身試險以漆投膠以逸制勞以沫相濡

“則”字結尾的成語

以身作則率由舊則 參考鏈接

參考《國語辭典》中的成語:以身作則。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的成語:以身作則。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以身作則”分成的單字詳解:

以, 身, 作, 則。

形容以身作则教孩子的成语 成語: 以身作則是什么意思?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