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本书是谁发明的 发明电子书
发明电子书
以下是约翰叔叔的浴室读物的一篇文章,你知道吗,虽然锡罐是1810年发明的,但开罐器直到1855年才发明出来?如果你是在iPad或Kindle上阅读这本书,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电子书的历史与电子书读者的历史相似,它们比电子书读者早了30多年。
第一章
迈克尔·哈特1971年夏天是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大一新生。他是一个终生修补补的人,这种人甚至在七岁的时候就已经熟练地把父母的电视机和收音机拆开,看看它们是如何工作的……然后再把它们组装起来。
那年夏天,两个大学朋友设法让他在一台比他以前任何事情都复杂的机器上获得了一个帐户之前的修补:一台施乐Sigma V大型计算机,是该大学材料研究实验室的一部分。它与那个时代的大多数计算机不同,它不是一个孤岛,而是与全国大约100台其他大学和军用计算机相连。他们是互联网前身ARPANET(高级研究计划局网络)网络的一部分。
某种特殊的
Hart在那年7月4日得到了第一次尝试主机的机会。大多数用户在电脑上花时间编写程序,但哈特被这个机会吓到了,他一度决定不去修改。原因:他认为他写的任何程序都很快就会过时,他想创造出更持久的东西。但是什么呢?”
当他把手伸进背包找吃的时候,他得到了答案。除了零食,在他的包里还有一份《独立宣言》的纪念版,这是他的超市在7月4日促销时赠送的。“我有一个‘灯泡时刻,’”他在2002年的一次采访中回忆道。“我想了一段时间,看看我能不能用电脑找出比输入《独立宣言》更重要的东西,100年后的今天,这些东西还在,但我什么都想不出来。”于是他把整个文件都打了出来,一共1458个字,手工输入主机。
石器时代
对于70年代早期不是计算机程序员的人来说,可能很难理解当时即使是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也有多原始。施乐Sigma V主机的价格为300000美元(因为你有一个3兆字节的硬盘驱动器),并且占据了整个房间。但它没有电脑屏幕和键盘。哈特不得不在另一台被称为电传打字机的机器上打字,这台机器是用来在电报线路上发送打字信息的,这样电报员就不必学习莫尔斯电码了。电传打字机通过在纸带上打孔将文本转换成计算机代码,然后由Hart输入主机。而且由于当时的计算机不够复杂,无法识别小写字母,哈特必须用大写字母输入完整的独立声明。
当他完成时,文档是5千字节大(大约是现在用Microsoft Word创建的一页空白文档的六分之一大)。他计划向网络中的每个用户发送一份副本,但一位同事警告他,发送这么大的文档将使整个ARPANET崩溃。因此,哈特发布了一个通知,让其他用户知道他的电子版《独立宣言》(或者他称之为“电子书”)存储在系统中的位置,以防有人想访问它。有六位用户做到了。
博彩公司
在主机上输入独立宣言花了不少时间,但一旦工作完成,哈特认为他的电子书版本将在未来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内保持可用。它是用一种叫做ASCII(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的简单代码输入的,99%以上的计算机都能理解它,甚至在1971年。近半个世纪后,超过99%的计算机仍然可以读取ASCII文件,这使得ASCII比任何其他创建的编码系统都更加兼容。哈特最初出版的《独立宣言》电子书非但没有过时,现代电脑的可读性和旧电脑的一样好,尽管后来为了便于阅读,它被重新输入了大小写字母。
为什么只用一本电子书就停了下来?1972年,哈特打了一本电子书版的《权利法案》。1973年,他输入了美国宪法的其他部分。1974年,他开始研究詹姆斯国王的各种圣经,每一本都足够小,可以放在标准的软盘上。哈特坚持使用那些历史感兴趣、小到可以放在一张软盘上的文本,这不仅是因为它们更容易键入,而且因为在那些日子里,在计算机用户之间传输文件的唯一方法之一是通过邮件发送软盘。哈特的电子书成为了他所称的“古腾堡计划”中的文档,这是以14世纪50年代发明了第一台实用活字印刷机的德国印刷商约翰内斯古腾堡(Johannes Gutenberg)的名字命名的。古腾堡的印刷机通过将图书成本降低到普通人能够承受的水平,引发了一场学习革命。哈特希望与古腾堡计划完成类似的任务。他希望人们能够以很少或根本不需要花费的成本获得重要的书籍。
进展缓慢的
就是古腾堡计划近20年来的进展:迈克尔·哈特独自坐在键盘前,在业余时间手动输入一本又一本电子书的文本。肯尼迪1961年的就职演说是电子书3,葛底斯堡演说是4。直到1989年,他才进入《詹姆士国王圣经》(King James Bible)的所有书籍(这本书共同构成了电子图书10,于当年8月发行)中。
爱丽丝的《仙境历险记》才11本。它于1991年1月发行,是古腾堡计划(Project Gutenberg)最受欢迎的电子书,因为它是人们想要阅读的文学作品,而不仅仅是一份重要的历史文献。哈特后来说,爱丽丝的《仙境历险记》很受欢迎,这使得“我的头脑中充满了光明”,他开始在自己的《古腾堡选集》项目中收录更多的文学作品。他选择的所有书名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属于公共领域,这意味着它们已经足够老,版权已经过期。如果不是在公共领域,哈特未经作者或出版商的许可而制作和发行拷贝是违法的。
考虑到经过18年的努力,进展缓慢,除了哈特自己,几乎没有人能想象他的项目会有多大的价值。伊利诺伊大学的牧师戴维·特纳神父(David Turner)对这项计划有信心。特纳是本笃会的一名僧侣,他说服伊利诺伊本笃会学院任命哈特担任该学院的兼职教授,并向他支付数年每月1000美元的津贴。这给了哈特可以用于该项目的资金,以及帮助他从其他捐赠者那里筹集额外资金的专业影响力。伊利诺伊大学还为他提供了一个免费的互联网账户。
加速了
在80年代末的技术发展也帮助他加快了步伐。文档扫描器和光学字符识别(OCR)软件的改进使人们能够一页一页地将书扫描到计算机中,而不必手动键入单词。20世纪90年代中期,万维网的日益普及使得哈特有可能招募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他花了18年的时间亲自创建了古腾堡计划(Project Gutenberg)的前十本电子书,但到1991年,他能够设定一个目标,即每月在馆藏中增加一本新电子书,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使每年的产量翻一番。他能实现这两个目标。古登堡计划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