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周晓白袁军 官渡之战,大败袁军

火烧 2021-06-05 03:04:03 1057
官渡之战,大败袁军   从公元190年开始,经过十年的战争,绝大多数首领渐渐退出政治舞台,杨奉被灭,吕布已死,袁术身亡,张绣投降,孙策据守江东,刘备尚未出头,逐鹿中 原的就只剩下曹操和袁绍了。袁绍据有

官渡之战,大败袁军  

周晓白袁军 官渡之战,大败袁军
  从公元190年开始,经过十年的战争,绝大多数首领渐渐退出政治舞台,杨奉被灭,吕布已死,袁术身亡,张绣投降,孙策据守江东,刘备尚未出头,逐鹿中 原的就只剩下曹操和袁绍了。袁绍据有冀州、青州、并州、幽州四州;曹操则掌控西到关中,东到兖州、豫州、徐州,黄河以南、淮汉以北的大部分地区。两股势力 在黄河下游隔河南北对峙。一山难容二虎,曹操、袁绍一决雌雄势在必行,挑头的人是不可一世的袁绍。> >   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选 精锐之兵10万,马万匹,率军南进。八月,曹操进驻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派遣青州豪族臧霸率部从徐州入青州,严守东线,又派于禁屯驻黄河南岸,分兵守 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与袁绍隔河对峙。另派卫觊镇抚关中,又一次取得关中诸将的服从。袁绍帐下谋士沮授不同意袁绍与曹操仓促交战,他说:“近来讨伐公 孙瓒,连年出兵,百姓已疲惫不堪,仓库中又没有积蓄,不宜此时出兵。应该让老百姓搞好农业生产,休养生息。同时,遣使者把征讨公孙瓒的消息上报天子,如果 上表受阻,就说明曹操隔断我们与朝廷的联系,然后进兵黎阳,逐渐向黄河以南发展势力。多造战船,修缮器械,分遣精骑就可骚扰曹操的边境,使他不得安宁,而 我军则以逸待劳,这样可以稳得天下。”郭图、审配却主张与曹操决战,他们说:“以您用兵之神武,统率北方强兵,征讨曹操,轻而易举,何必那样费事!”袁绍 不听沮授等人的劝阻,采纳了郭图、审配等人的建议,将军队分为三部分,派沮授、郭图、淳于琼各统一军。> >   曹操早就预料到与袁绍必有一战。建安二年(197年),他曾打算讨伐袁绍,但因为当时实力不强,只好作罢。> >    曹操和袁绍自小就有往来,知彼知己,曹操有信心战胜袁绍。在听得袁绍率领大军十余万即将攻打许都的消息后,曹操手下诸将都认为打不过袁绍。但曹操却说: “我知道袁绍的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划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然广阔,粮食虽然充足,却都是给我准备的。”荀和郭 嘉都是三国时期有名的谋士,两人都先辅佐袁绍后投靠曹操,对曹、袁都有比较深刻的了解。“袁绍虽然强大,却不会有什么作为。绍礼仪烦琐,公待人顺其自然, 这是在处世之道上胜过他。绍出兵叛经离道,公却尊奉天子,顺应天下民心,这是在道义上胜过他。绍以宽济宽,因此松松垮垮,公却厉行法治,使上下守法,这是 在治理上胜过他。绍外表宽厚而内心疑忌,用人好起疑心,只信任亲戚子弟;而公用人不疑,唯才是用,不问远近亲疏,这是在气度上胜过他。绍计谋虽多而决断 少,常失掉良机,公制定政策立即执行,可以应付各种变化,这是在谋略上胜过他。绍喜高谈礼仪,沽名钓誉,公诚心待人,不虚情假意,正直有远见,这是在品德 上胜过他。绍过于计较小事,而公对小事,有时忽略,但对于大事,却考虑得十分周全,这是在仁义上胜过他。绍手下的大臣争权夺利、互相倾轧,公却管理有方, 谗言诽谤行不通,这是在明智上胜过他。绍黑白不分,公对正确的鼓励,对错误的正之以法,这是在文治上胜过他。绍喜欢虚张声势,不知道兵法的要领,公却能以 少克众,用兵如神,这是在武力上胜过他。”> >   名士孔融对战胜袁绍缺乏信心,他说:“袁绍地广兵强,有田丰、许攸这样的智士为他出谋划 策,有审配、逢纪这样的忠臣为他奔走效劳,有颜良、文丑这样的勇将为他统率兵马,恐怕难以战胜袁绍吧?”荀说:“袁绍兵将虽多但法令不严,田丰刚直但经 常冒犯上司,许攸贪婪而不会处世,审配专权而缺少谋略,逢纪果断但刚愎自用。这几个人彼此不能相容,势必内部要发生内讧,至于颜良、文丑只不过是匹夫之勇 罢了,一战就可以把他们擒获。”> >   九月,曹操分兵把守官渡,准备与袁军交战。袁绍企图联合张绣和刘表共同夹击曹操,遂派使者到穰城联络 张绣,还有意给张绣的谋士贾诩捎信结好。张绣准备答应,还没有说话,贾诩在一旁就开口了,他说:“请回去转告袁绍,兄弟都不能相容,怎么能容得下天下的国 士呢?”使者只得怏怏而回。不久,张绣率众投降曹操。袁绍又派人至刘表那里请求援助,刘表很爽快地答应了,实际上却按兵不动,对袁曹之间的争斗只打算作壁 上观。张、刘的态度使袁绍迟迟不敢动手。这时凉州牧韦端的从事杨阜从许昌返回关中,众将领问他袁绍与曹操哪个能胜,杨阜说:“袁绍宽容但不果断,喜欢谋略 而犹豫不决,不果断就没有威信,迟疑不决就错过良好的时机,虽然目前强大,但最终不能成就大业。曹操有雄才大略,遇事当机立断,毫不犹豫,法令统一,士兵 精悍,任人唯贤,受他聘用的都各尽其力,一定能成就大业。”> >   曹操知道关中地位重要,派诏书侍御史卫觊到那里去镇守安抚。当时有很多逃 亡在外的百姓返回关中,将领们纷纷将他们收做私兵。卫觊知道这一消息,给荀写信说:“关中土地肥沃,从前遭饥荒战乱,有十万余家百姓流亡到荆州,现在听 说故乡安定了,都渴望归乡,但归乡后无法谋生,军事将领们都纷纷招揽他们做私兵。郡县由于贫弱,无法与他们抗衡,将领们的势力大大增强,一旦发生变乱,必 然后患无穷。我的意见是,把过去分散到民间的盐务管起来,设使者监督买卖,用此项收入多买犁与耕牛。如果有百姓返回故乡,就借给他们耕牛,鼓励他们耕种, 积攒粮食,使关中逐渐繁荣昌盛。流亡到外地的百姓听此消息后,定然争着返回故乡。这样可以使军事将领的力量削弱,官府和百姓可以强盛。这是削弱敌人,强大 自己的最好方法。”荀把卫觊的建议说给曹操听,曹操同意这样做。从此关中地区受到朝廷的控制,对曹操不再构成威胁。> >   为了避免与袁绍 决战时分散精力,曹操还出兵打败了刘备,将刘备的妻子俘虏,关羽也被抓。原来,刘备起兵之后一直没有稳固的地盘,他先后依附陶谦、吕布,建安三年(198 年)又依附曹操。建安四年(199年),朝廷中以献帝丈人车骑将军董承为首的一些人秘密谋划推翻曹操,刘备也参与其中。不久曹操发现了董承的企图,及时行 动,董承被杀。刘备逃至下邳,打起了反曹的旗号。曹操为了消除后患,出兵打败刘备,占领了下邳,刘备逃奔青州,归附了袁绍。> >   曹操东征 刘备,许都空虚,正是袁绍对曹操发动进攻的良机。袁绍的谋士田丰向他建议:“与您争夺天下的人是曹操。曹操现在攻打刘备许都空虚,我军如能大举进军,定可 获胜。要抓住战机进兵许都。”袁绍没有采纳田丰的建议,却推辞说儿子病了,无心出征。袁绍在曹操、刘备交战时坐失良机,在曹操回师官渡之时,他却又坚决出 兵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