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当代》首发《樱桃林10号的遗产》获“第六届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优秀短篇传记作品”奖

火烧 2025-04-22 00:00:00 网友时评 1026
《樱桃林10号的遗产》获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优秀短篇奖,讲述文忠志教授生平故事,展现传记文学作品魅力,弘扬时代精神。

  4月18日,由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主办的“为人民立传·为时代铸魂——第六届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优秀传记作品展示典礼”在京举行,旨在弘扬时代精神、守护历史记忆,鼓励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优秀作品。

  现场展出的64部优秀传记,是从近五年来出版的作品中,根据“思想性、艺术性、时代性、客观性与创新性”的准则精心挑选而来,不仅在传统叙事上有所突破,还彰显了传记文学特有的史诗品格。《当代》首发作品——李彦《樱桃林10号的遗产》获“优秀短篇传记作品”奖。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一鸣表示,这些作品承载着时代精神与历史记忆,既是对过去五年中国传记文学创作成就的集中检阅,更包含着对新时代传记文学发展的重要引导。

  李彦获奖感言

  八十年代中期,我离开北京,去加拿大留学。

  1990年,在多伦多樱桃林街一座老房子的屋檐下,与文忠志 (Stephen Endicott) 教授的一番倾谈,在我心中引起了强烈震撼。三十几年过去了,余波未散。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那颗赤诚、坦荡的心灵。

  2023年圣诞节前,我终于鼓起勇气,前往多伦多,去了却那桩耽搁了多年的心愿。但推开那扇门板时,却已人去楼空了。文忠志教授已于2019年5月4日那一天,以安乐死的方式,告别了人间。客厅里,空荡荡的沙发上,不见了他的身影。那架钢琴还在。送他那不朽的灵魂升天时,琴键上弹奏的《国际歌》,是他亲自选定的。

  采访结束,赶回滑铁卢家中,沉沉夜色里,我怀着愧疚的心情,一气呵成了这篇散文,《樱桃林10号的遗产》。令我欣慰的是,文章在《当代》杂志发表后,我收到了许多素不相识的中国读者辗转托人传来的反馈。他们激动地对我叙说了与文氏家族几代人的友情。与这些志同道合者的互动,拓宽了我的视野,温暖了我的心怀。

  李彦在活动现场

  感谢“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的各位评委老师,使《樱桃林10号的遗产》获得了优秀短篇作品的荣誉。我想,这一喜讯告慰了文忠志教授的在天之灵,也坚定了我的人生信念。

  一年多来,在众多新老朋友的共同努力下,文忠志教授的遗愿终于一一实现了。

  今年2月7日下午,在多伦多大学东亚图书馆开幕的展览,《乱世教育:文幼章(1898-1993)的生平与遗产》,仅是其中之一。4月底展览结束后,文氏家族几代人留下的珍贵历史文物,将漂洋过海,运往四川乐山,捐赠给大渡河畔的乐山市,那里正在筹建“文幼章中加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将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提供一个文明互鉴的场所。

  此外,还有个好消息。文忠志教授的母亲文月华女士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撰写的著作《五星辉映中华》,在冷战时期,用客观、冷静、真诚的笔触,为世人提供了观察新中国的角度。近日,这部著作已被翻译成中文了。翻译者,恰是书中的主人公之一、老共产党员谢韬、卢玉夫妇的后代。我们期待着拜读这部姗姗迟来的佳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