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纪念魏巍 勇做旗手

火烧 2011-08-28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纪念魏巍勇做旗手,回顾其坚持毛泽东思想,作品影响深远,纪念文章回顾其生平与贡献。

                 

著名军旅作家、原北京军区文化部部长魏巍逝世三周年之际,网上许多纪念文章称他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的旗手。魏巍同志生前最后的三十年来,坚持反腐败、反卖国、反资本主义复辟,矢志不渝坚持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他的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东方》、《地球的红飘带》以革命英雄主义赞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一个时代的标杆。  

1983年5月,作为刚刚进入报社的我,有幸在原江汉石油学院(长江大学)校园采访了魏巍。写成了《生活是一场赛跑》的专访,现在往事重提,以作纪念:  

五月的荆州古城学府,江汉石油学院内一片葱翠,以妩媚动人的英姿,迎来了最珍贵的客人。在绿树环绕,姹紫嫣红的花坛幽径上,我访问了正在暮色中散步的魏巍同志。  

魏老今年63岁了,但精神矍铄,谈锋甚健。他指着一位五十多岁的女同志用浓重的河南郑州口音介绍说:“这是我的老伴刘秋华同志。”刘老师也是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八路,离职前是北京一家工厂的负责人。还有随行秘书赵延章同志,长篇小说《第二个方案》的作者。他说:“我是魏老的学生。”  

在校园里,过往的师生向魏老投来崇敬的目光。这可是有来由的:1955年,这所学院的前身,北京石油地质学校的第一批毕业生要到新疆、玉门去了,特地请来写出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而闻名全国的魏巍同志为他们壮行。魏巍同志激昂的送别辞,把同学们理想的火炬燃得更旺,28年来一直被视为学校的传家宝。1982年,正值首届大学生毕业之际,魏巍同志又写来了祝福信。朝气蓬勃的新一代勘探队员怀揣着火热的信,唱着歌奔赴边疆、高原。这次临来江汉石油学院之前,魏老领导的7人写作组刚刚完成60万字的《聂荣臻回忆录》,正准备启程到四川省江津县聂老总的故乡。一到这里,魏老不顾旅途劳累,忙着听汇报、找老校友座谈、与大学生见面、魏全国石油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代表作报告,日程安排得很紧。魏老说,生活,是一场长途赛跑,要有韧劲,准备受几百次挫折、几千次冲锋。他说:“过去我们在军事生活中,常常比赛爬山。往往最后的胜利者,当他接近高峰时,他并不是不累,他和大家一样腰酸腿痛,甚至感到即使一分钟也不能坚持。但是因为他最后咬了咬牙,拼尽最后一把力,于是他成为最后的胜利者。长途赛跑的情景也往往如此。”  

把生化比作一场赛跑,这里面有着多么深邃的人生哲理啊!魏老不正是这么生化的吗?他1937年参加革命,第二年分到八路军总政治部战地通讯记者团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不论是当记者、当作家还是做政治工作,在人生的道路上。他总是以战士的雄姿,不断地跋涉、冲刺。他的作品陆续出版的有《魏巍散文集》,《壮行集》,与钱小惠合著的《邓中夏传》,获矛盾长篇小说奖的《东方》。在他60岁寿辰的时候,还承担了《聂荣臻回忆录》的写作任务。魏老说:“工作嘛,就要只争朝夕!”  

谈到目前有关石油战线的文学题材少的问题,魏老说,这与石油战线为国家作出的贡献很不相符,已经引起文学界的重视。他说,石油战线有百万大军,一定会产生出好的作家。振兴石油战线的文学创作还是要靠“土产”作家!  

记者向魏老转达了石油工人和文学爱好者对他的深深的敬意。回到招待所,魏老欣然挥毫,题下了“向石油工人致敬”,并为我题词:“做人民的记者!”  

1983年至今,28年弹指一挥间。听着魏巍报告奔赴石油一线,奋发有为的有老地质专家方文娟,有年富力强正在石油战线领导岗位的中石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廖永远,中石化集团公司西北局局长刘中云,等等。让我们一块儿纪念魏巍的光辉业绩,传扬他的革命精神,慰藉他的在天之灵。  

相关文章

  • 缅怀魏老 学习魏老
  • 文艺报刊登纪念魏巍专题:巍巍雄文传千古等8则
  • 学习魏老彻底革命的硬骨头精神 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奋勇前进
  • 魏巍颂--纪念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魏巍诞辰九十周年
  • 魏老的晚年,雄辩地证明:他是当代中国的鲁迅!
  • 君遗移山志  自有后来人--隆重纪念魏巍同志九十华诞
  • 魏巍:在新世纪的门槛上
  • 鲁迅的幸和魏巍的不幸
  • 魏巍是当代文学家中的巨人
  • 魏欣:回忆父亲魏巍生前事
  • 肖衍庆:毛主席继续革命的伟大战士魏巍同志
  • 魏巍:高山红杨诗战士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