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张灵甫是被蒋介石害死的

火烧 2015-02-0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指出张灵甫是被蒋介石害死,因固守待援导致74师被歼,分析其兵败原因及是否为名将,强调蒋介石决策失误与张灵甫有勇无谋的关联。

  张灵甫是被蒋介石害死的

  朱大碌

  张灵甫是被杀还是自杀,没什么好争的,反正是兵败身亡。导致张灵甫兵败身亡的,是蒋介石。如果不是蒋介石命令他固守待援,74师不可能被消灭,张灵甫也就不会死。

  74师虽然是师的番号,却有3万多人,装备精良,非华野任何一个纵队可比。它只要运动起来,华野在任何一面都挡不住它,更不可能将其一口吞下。

  但蒋介石要其固守待援,硬是将一只活老虎变成了死老虎,而张灵甫狂妄自大,有勇无谋,也终于造成了自己的悲剧。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如果自己有头脑,不信蒋介石中心开花,全歼华东共军的鬼话,完全有可能突出重围。毕竟外围几十万国军相距不过几十里而已,共军十几个纵队也不过十几万人,装备远不如国军。

  张灵甫选择在孟良崮坚守,就是自寻死路。因为孟良崮虽说是山地,却光秃秃无遮无掩,形似锅盖,重武器全部丢弃,弹尽粮绝,怎么坚守? 当年家父是华野一纵直属炮团政委,他说攻孟良崮时一颗迫击炮弹打上去,炸倒一大片人,躲都没地方躲。

  74师被歼后,上峰命令迅速转移,家父却看上了74师丢弃的十几门重炮,冒险向叶飞司令员要求把炮带走,终获叶飞司令员同意,并拨了两个步兵营帮助拖炮,带着12门崭新的美式榴弹炮安全转移。他们前脚走国军后脚就到,有惊无险。

  十几万共军能在几十万国军的包围中从容转移,可见74师如果运动一下不困守山岗,不至于全军覆没。 就凭仗打成这样,张灵甫也够不上什么“名将”。兵法曰: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三十六计走为上。张灵甫的打法显然是有勇无谋,犯兵家大忌,也没有任何战例能支持名将的说法,承认他抗日已经不错了。

  如果国民党硬要把张灵甫列为名将,只能说明国民党无人,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只有象粟裕这样德才兼备、有勇有谋,善于以弱胜强打恶战的人,才是真正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名将。

  国民党没有这样的人才,共产党也很少。 抗日的正面战场虽然在国民党方面,但国民党消极被动挨打、节节败退也是事实。

  共产党在敌后发展壮大,是靠打出来的,“游而不击”是做不到的。游击游击就是既要游又要击,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光游不击必定被消灭。敌后的艰险是大后方的国民党高官谁也不愿亲身体验的。

  今天再谈这些陈年旧事没有多大意义,毕竟历史已经作出了结论。共产党不是神,也犯错误(前30年反右、大跃进、文革,后30年崇洋媚外、贱卖资源劳动力、制度性腐败),完全可以批评,但要有理有据,不能颠倒黑白。

相关文章

  • 北部湾的风:“反清名士” 汪兆铭“不应”受到老蒋们如此对待
  • 张雄文:张灵甫为何从“抗日名将”到“革命烈士”
  • 老田:绝大多数国军抗日将领都应该送上军事法庭
  • 张志坤:抬高张灵甫改变不了国军的窝囊相
  • 大于:“折腾张灵甫”是“长期斗争的继续”
  • 爱狗邪说和张灵甫舆论闹剧
  • 薛盛威:死灰何以复燃?--从张灵甫遗骸事件说起
  • 铃兰台:190万件战史档案寻不着一个“张灵甫”--日军眼中的“十大抗日名将”(修正稿)
  • 无风即风:张灵甫不能算抗日名将的4大理由
  • 点子牛:南霸天、黄世仁回来了,张灵甫起来了!
  • 宋公明:虽曾经抗日,与人民为敌就死有余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