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市场自由不要也罢

火烧 2012-01-0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市场自由不要也罢,文章探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未被西方认可,反思改革开放成果与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强调马克思预言的现实意义。

市场自由不要也罢

原创:不离常德

      改革开放30年了,加入世贸组织业已10年,但是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始终得不到西方国家的承认,正如当年申请入世的情形一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群狼在得到“大餐”之前,是不会放过“羊群”的! 

    当年我们以放弃部分实质性的货币发行权为代价,加入了世贸组织,如今天我们收获的只是日趋严重的两极分化和通货膨胀,在都市繁华的表象之下隐含的是多数民众凄凉的背影和望楼兴叹的无奈。是我们的市场还不够开放、不够自由吗?如果单从眼下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冲击程度而言,也许是比不上西方的“自由”;但是从实体产业的控制程度来说,却正好相反——“负责任的大国”中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实体产业,被外资的控制程度有如当今中国这样严重!难道这就是西方所认同的市场自由?

    不被认可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对于我们究竟又意味着什么呢?

     回顾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并非完全自由。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或许依就不被西方普遍认同,但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和资本主义危机的必然暴发总的预测,却已成为真理,正可谓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自上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已从自由市场经济发展到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为了减轻放任自由的市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以减缓经济危机暴发的频率和烈度,凯恩斯的国家财政干预经济理论大受追捧,一直到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再次降临之前,都在西方国家大行其道。国家的干预即意味着是与西方历来倡导的“自由市场”、“不干预”理论背道而驰的 !所以70年代后期,源于西德的货币自由理论学派以凯恩斯未能彻底解决的“滞胀”问题为出发点,对其发动了猛攻,于是西方世界又一次回到了自由市场为主、适当货币政策调控的老路上,直到次贷问题引起的经济危机再次暴发。奥巴马的财政干预力度和欧元区的财政救助再次表明了新凯恩斯主义的复苏。

    如果把凯恩斯主义比作“左手”,货币自由理论比作“右手”,那么西方玩了近100年的忽左、忽右的“戏法”有意思吗?他们甩脱了经济危机必然暴发的“魔咒”了吗?答案是:一切仍在马克思他老人家的预言之中。最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我们这样一个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为立国之本的泱泱大国,却不再信奉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他老人家只是静静的躺在了教课书里,就如同我们共和国伟大的创始人静静的躺在纪念堂一样,接受的只是“草民”们虔诚的祭奠,而治国的精英们则仅限于偶尔的、必要的、象征性的提及,在数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完全丧失了经济建设理论及文化层面上的话语权——一心一意、死不回头的以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为师!

    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举世瞩目的,可是为什么就出不了一个与之相匹配同样“瞩目”的经济学家呢?我们就不能有自己的“老师”?如今,“师傅们”的左、右手戏法都变不下去了,我们这个弟子又该怎么玩呢?是继续“用深入改革的办法解决改革中的问题”,还是回归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呢?

    继续深入下去“师夷长技”也未必就能达到“师技”之所“长”,这根本就不是一个要用脑袋来思考的问题——弟子还能玩过师傅,师傅他也不干啊!何况就算“师傅”如今不也是自身难保?!毕竟马克思他老人家还说过:对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躲过了初一,那十五也远不了啊!

    所以说: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市场自由不要也罢!得虚名而遭实祸,又何必呢?何苦呢?

    但愿“羊”爱上“狼”只是停留在个别人自娱自乐的歌声里,以举国之力去身体力行,那不是找死吗?

相关文章

  • 明年三重叠加了就是严重经济危机的开始
  • 左大培:西方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李慎明:高度重视七个基础性资源可能相对萎缩的挑战
  • 周新城:关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几点思考
  • 何新: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几点评论
  • 郎咸平的忽悠--当前严重忽悠人的几个经济理论(2)
  • 中国的银行业面临深层次的隐忧
  • 两极分化严重:经济危机的第二波很快就会到来
  • 邋遢道人:从“技术创新”谈起--五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邋遢道人:从“民工荒”谈起——三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曹建海:注水的GDP数据,如何成了巨额财政赤字的依据?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