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必须靠权威机构督导
与开发矿业不同,由纺织原料生产多少什么样的套装、时装和便服,完全可以由市场导向而无需靠指令性计划。原料和市场相对充裕的多数加工工业和服务行业也是如此。但是与农业相似,矿业对国家长治久安和和保障人民生活的重要性,使它不可能任由市场支配,必须依靠权威机构对市场作必要的的督导。这就是说,高层计划与市场机制要相辅相成,而且计划调节应当是控制市场机制的因素。反之,如果唯生产者当前的利益是图,那么林业就会沦为单纯的采伐业,矿业中贫富兼采的号召就有如春天漂浮的柳絮,保护环境将成为经济领域外在的限制因素。人们开采金银铜铁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但由此排放的硫磷等废弃物又危害着自己的生命。那么开采金银铜铁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唯有把环境保护由外在的要求变为指令性计划的内在需要,也就是不再单纯奔市场效应,开发矿业才能成为有理性的经济行为。
近几年国际市场上原油和铁矿价格一反常态的振荡,显然不是市场机制的作用,而是垄断集团和超级大国的合谋。一当局面失控,他们又会推卸责任,甚至乱中巧取豪夺然后扬长而去。大至全球战略资源气候环境,小至个别耕地水源林场矿山,这样的恶迹都历历在目。在政治和军事格局全球化的当代,价值法则只是国际角逐的辅助手段。最不明智的取向,是放弃任何自重的观念,屈就超级大国翻云覆雨的国际市场。何况只要细心体察就能看出,那些诱导前计划经济国家走彻底市场经济的西方谋士,并不触犯维护自身利益的对内和对外指令性计划。因此,决不能把放开搞活曲解为放弃国家督导受制于被人督导的国际市场。有些曾经深受滥用指令性计划之害者,以为推行完全的市场经济就万事大吉;而有些认为市场经济不应涵盖一切者,则竭力证明计划经济的积极方面。其实,长远计划和市场机制是各司其职而又协调变化的因素。但在当前需要侧重防止的,的确是忽略长远性矿业对策的不良倾向。
既然不可全盘否定国家督导的指令性矿业计划,我们就应当出于全社会的长远利益,用融合了市场机制的指令发展矿业,而摒弃历史上背离了经济法则的那一类指令性计划。
摘自《矿业对策》
相关文章
- 从《中青报》王冲的谬论,看汉奸精英的误国
- 工业间谍:搜窃中国商业机密
- 力拓案:市场经济地位与国家安全、民族利益孰轻孰重?
- 明敌不可怕,暗谍最堪忧!--境外情报机构侵华渠道简析
- 铁矿石谈判:中国已经面临彻底认输
- 力拓间谍案的结局揭示了什么?
- 胡士泰:亲爱的祖国,我将更加热爱您
- 胡士泰案里到底有没有国家机密?
- 7000亿元是多少?
- 中国保密局:力拓在华从事间谍达6年
- 我们为什么在铁矿石博弈中屡战屡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