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王立祥:埃博拉存在空气传播可能

火烧 2014-08-26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埃博拉病毒存在空气传播可能,包括飞沫、飞沫核及尘埃传播。文章探讨其传播途径,分析病毒通过空气传播的风险与可能性,强调预防的重要性。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就埃博拉病毒发布了一份旅行和交通声明,说埃博拉病毒通过空中旅行进行传播的可能性很低,称其需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体液或分泌物才能传播。

  正是由于世卫组织的此番表态,一时间“埃博拉病毒不通过空气传播”的观点广为流传。不过,在对这种病毒、尤其是其传播途径认知尚不全面的情况下,笔者认为不可贸然而断之。从埃博拉病毒传播途径的广义上看,通过空气传播有以下几种可能:

  首先,存有飞沫传播的可能。空气飞沫传播是空气传播的一种方式。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并感染。通常来说,飞沫传播只有与传染源近距离接触才可能实现,而距离传染源1米以外是相对安全的。但是如果在外部条件如风力、风向的协助下,此传播也可能超出近距离的传播范围。

  其次,存有飞沫核传播的可能。飞沫核传播是空气传播的另一种方式,飞沫核是飞沫在空气中失去水分后由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飞沫核可以气溶胶的形式漂流到远处,在空气中存留的时间较长。之前SARS肆虐时,采样研究就发现样品中大部分颗粒物粒径远远大于SARS病毒本身的直径,说明SARS病毒被更大的颗粒吸附,以这些较大直径的颗粒为载体实施传播。我们也可以推测,埃博拉病毒也可能会形成气溶胶颗粒并进入人体。由于气溶胶细颗粒可长时间在空气中悬浮,传播距离更远,因此与粒径较大且容易沉降的近距离飞沫相比较,在某些情形下更易造成感染。

  再次,存有经尘埃传播的可能。本次埃博拉病毒主要波及的西非地区居民有为逝者守灵、擦洗并拥抱、亲吻过世亲属等风俗,这样不仅容易导致埃博拉病毒通过这种密切接触传播,还可能使含有病原体的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等落在地面,干燥后形成尘埃,漂浮于空气中,易感者吸入后即可感染。由于埃博拉病毒潜伏期长,排毒期长,埃博拉病毒感染后的潜伏期可达21天,而且急性期病人的血液里面病毒含量极高;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结膜的分泌物均具有高度的危险性,可持续传播至易感者感染。

  国外有学者在以往研究中也发现,致命的埃博拉病毒能够变异成可通过空气传播的病原体,它们能够留在空气中,但时间不长,也不会传播很远。但它们可以被吸入气道。倘若如此,应对这种可怕疾病的难度将大大增加。埃博拉病毒是迄今发现的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以预防为主阻断传播途径,是减少埃博拉病毒感染的重要环节。▲(作者是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相关文章

  • 埃博拉,贫困和种族主义
  • 埃博拉疫情充分暴露资本主义弊病
  • 埃博拉病毒、艾滋病由西方医药公司和美国防部制造?
  • 美教授:埃博拉来自美国生物战实验室?
  • 美国国防部与西非埃博拉爆发关联:更多令人深思证据
  • 马乾宁:美国散布埃博拉--必须声讨美国政府的反人类罪行
  • 美国防部对西非埃博拉爆发负责:利比里亚科学家挺身揭露
  • 被私有化的埃博拉疫情幕后:盖茨是世界卫生组织老板
  • 追踪埃博拉病毒:《第四级病毒》
  • 埃博拉疫情极有可能就是美帝的一次生物武器攻击
  • 埃博拉病毒和美国渊源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