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社会民生

婚恋市场竞争,已经逼出付费上班了

火烧 2024-06-03 00:00:00 社会民生 1025
婚恋市场竞争催生付费上班现象,女公务员因稳定体面易嫁得好,但体制内相亲男方稀缺,北上广剩女问题凸显,婚姻条件成关键因素。

  嘉峪关选调生这个事斯文和我观点不同,但我认为也是非常有启发的。

  这件事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视角看确实不一样,而且我认为他说的是对的

  因为这两年有一个现象,完全印证了他的说法,那个现象叫做

  ——付费上班

  斯文的分析简单来说就是

  大家天天说女生考公务员考教师好,但具体哪里好?

  同样岗位同样薪水,为什么男公务员男老师就经常哭穷不算好?

  本质其实是,公务员教师这些岗位收入不高但胜在稳定和体面。这两个点对男性婚姻加分不大,但对女性婚姻加分极高。

  所以大家常说的女公务员好,其实并不是说女性公务员收入好,而是在说

  “容易嫁得好”

  本体收入一般,但容易找到条件好的另一半,所以综合收益还是很高。

  这才是“女公务员”这个日常概念的完全体。

  在过去,这个完全体很容易实现,因为进入单位后很快会有各种人介绍,组织也会组织体制内相亲会。所以上岸结婚一气呵成。但这两年体制内相亲市场完全男方市场,组织部门经常弄出女性爆满男性不够要拉壮丁的情况,1:10,1:20都是常见场景。“女公务员”这个完全体,不那么容易实现了。

  而没有原生家庭或另一半转移支付的情况下,你必然也会遭遇之前喊穷的男老师们一样的情况。之前只要考虑诗和远方,自有他人负重前行,现在你也得又看月亮又看六便士了。

  这个时候,女公务员岗位的综合收益自然就需要仔细考量了。

  所以父母的思路很容易理解,进体制稳定,然后找同样体制内的,这样下限非常有保障。

  另一个思路呢?说的也很明确,“不好嫁人”,你在当地不太可能找到条件很好的男的。那怎么办呢?与其过着月薪三千的生活,不如拿上所有筹码来北上广一把梭哈。  

 

  这才是个体主义视角这个问题的本质,也是北上广剩女问题的核心原因,什么上海更包容一线更多元都是虚的,核心就一个。

  当自我预期已经完全固定,上限就这么点的时候,带上所有筹码去不夜城梭哈是唯一的翻盘机会。

  而这也印证了这两年我观察到的另一个情况

  付费上班  

2.jpg

  是不是大脑宕机了?每个字都认识但连一块看不懂了?听过工资低的,也听过拖欠工资的,但没听过自己倒贴钱上班的吧?

  目前部分金融银行岗位,就出现了这个情况。

  业绩压下来,你完不成就要自己掏钱买,一来一回工资还不够支出的。

  但问题来了,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这个魔幻场景能持续?为什么会有人倒贴钱去上班?奥秘就在我刚刚说的——本体收入一般,但容易嫁得好。

  伴随着市场下行,这两年中产家庭和富裕家庭对门当户对婚姻的需求大大提升。

  创业领域有一句话,不怕富二代花天酒地,就怕富二代证明自己。对富豪家庭来说,你花天酒地能花几个钱?天天吃鲍鱼海参也吃不垮亿万家业,但你要去创业证明自己,那可就真不好说了。

  而中产和富裕家庭呢?他们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你天天在家啃老能花几个钱?但万一遇人不淑遇上骗婚洗房的呢?

  虚假的啃老,在家吃饭多一双筷子

  真正的啃老,掏空全家钱包买房然后被离婚洗房

  在这个情况下,很多人突然发现,基金券商银行等金融岗位,能非常有效避免这个问题。首先是光鲜体面,这个不用说,工作环境基本是市区CBD,这就是一个门槛。

  其次是接触层面相对高,基金券商接触的天然是有产家庭。进可找富豪上嫁,退可寻中产自保,进可攻退可守。

  再次,接触范围广,相比教师公务员岗位人脉更多,能主动出击。

  还有一个,很多富二代专业是商学院相关,容易进入这块。

  于是最后就出现了一个现象,很多中产家庭富裕家庭,哪怕自己掏钱完成业绩,也要让子女在金融机构上班。

  别说月薪两千,哪怕不发工资,甚至每月倒贴一万都干。

  为什么?我找到同样富二代家庭,一波不就全回来了?

  这就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奥秘,你算的是工资,别人算的是投资。

  这个逻辑早年保险公司就出现了,你以为他录取的是员工,实际上他录取的是客户。

  你以为券商是金融公司,但实际上是相亲机构,大家交钱来这个平台遇见更好的人。

  你觉得这不合逻辑?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相亲机构十万二十万的会员费是谁在买?

  二十万给相亲机构找的不一定是真富二代,二十万倒贴上班,那遇见的可都是实打实的。

  为什么收入一般压力还大?因为很多人可以接受,为什么他们可以接受?因为长远收益算下来更高。

  甚至可以说,这两年教师行业很多压力操作,也是类似逻辑。

  或者说,所有附带“嫁得好”属性的岗位,都可能出现这个情况。

  市场经济下,市场会趋向最低出价者。

  而经济减速的大环境下,婚姻几乎是许多人改变阶级的唯一机会,很多人对上嫁需求大大增加。这时,附带上嫁属性的岗位,天然就是有价格的。

  为此,很多人不介意倒贴钱买单。

  你以为的市场经济,是工资降低大家走人

  但真正残酷的市场经济是,很多人核算了一下,只要有上嫁预期,倒贴一万都可以干。

  如果你觉得这个理论有点复杂,那么我可以用更直白的描述

  富二代家庭的子女,可以接受倒贴一万在银行券商光鲜亮丽的CBD上班。

  嫁了富二代的女老师,也可以顶着倒贴一万的薪水继续干。

  单位在一次次降薪后发现,居然还可以接受,那自然是继续降~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