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新教材提高了空前难度
初中英语新教材提高了空前难度
(2024.11.19,水根)
2024年秋季,人教社新版初中英语教材从七年级开始,正式向全国投入使用。笔者经仔细研读后发现:比起2012版老教材,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内容多、难度高,且编排方式繁琐杂乱。这无疑在严竣考验或者说残忍折磨广大师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教材不是从零基础开始,而是从六年级基础开始。这对于绝大部分初中七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极不合理的高起点。众所周知在我国,小学英语属于副课,不作考试要求。全国各地绝大部分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根本没什么英语课,最多象征性应付式安排极少量英语课。在考试指挥棒的精准指引下,哪个学校和老师会真心实意、一丝不苟地对待一门从不检测的学科? 请不要道德绑架,批评小学校长和英语老师功利主义和不负责任,因为强令全民学英语、在小学阶段就迫不及待的安排英语课,本身就是不道德、不负责任且不科学的。新教材不考虑中国实情,直接半路杀出程咬金,学生怎么上路,老师怎样开门? 它武断地将全国所有七年级学生,全当作在小学阶段学了四年坚实的英语。与此鲜明对比,老教材从零基础开始,将小学四年英语全部归零。我认为这符合实际,较为科学合理。
二、新教材词汇量太大。以七年级上册前四个单元为例(过渡单元一二三和正式单元一),总计280个生词(含词组),平均每单元70个(越到后面,生词越多)。若算上附在书尾的80多个另类生词(基数词、序数词、月份星期),将这80个平均分配在全书十个单元,每单元可再分享8个。这样一来,每单元生词多达78个! 相比之下,2012版老教材词汇量小多了:每过渡单元20几个,每正式单元才30几个,不到新教材的三分之一或一半。海量生词大山般压在少年学子稚嫩的双肩上,也加大了英语老师的教学压力。贪多难嚼烂,自古至理名言。
三、新教材课文内容超多、难度超大。首先其每单元比上一轮老教材多两页,每过渡单元6页,正式单元8页。其次,每单元的句型、对话、文章,数量多、篇幅长。比如在unit1中,就有很多零星句子、两个长对话、三篇长文。再次,每单元句型复杂、语法知识点既多且难。再以Unit 1为例:十种词性和五种构词法几乎全部到位; 除了没有感叹句,其他语气纷纷上场; 完全形式和缩写形式粉墨登台; 名词的单复数、动词的三单、句子的单复数、主谓一致等概念争先恐后露脸; 简单句、并列句的宏观构架并架齐驱; 句子的主系表、主谓单宾、主谓、主谓复宾、主谓双宾等结构鱼贯而出; 主、谓、宾、定、状、补等句子成分种类齐全;甚至极抽象且超难的动词不定式、动名词、现在分词等非谓语动词也迫不及待地出场。一个启蒙单元,竟如此阵容庞大,狂风暴雨来袭! 让七年级幼小孩子如何扛得住? 然后,书后取消了老教材原有的句型注释和课文翻译,却增加了课外阅读。取消难句复杂句子的基本注释,会增加学习难度,挫伤孩子们的自学动力和探索精神。任意增加课外阅读,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最后,每单元的听说读写作训练题目多、难度高。这是单元词汇量加大、句型增多、课文篇幅扩容、语法难度攀升的必然结果。
四、新教材编排生词的方式杂乱无章,令人无所适从。按单元顺序编写排列时,生词分散在三处: 初中各单元生词,小学各单元生词,数词、月份、星期另类生词。按字母顺序编写排列时,它竟然只笑纳初中生词,而无小学生词和另类生词的容身之地。生词编排方式不集中、不系统、无条理、不全面、不完整,乱七八糟、支离破碎、四分五裂。这种现象严重防碍了英语老师组织教学、安排记背和布置作业等活动,降低了孩子们查阅生词的速度和学习英语的效率。
五、新教材编排外国人名时,不分男名女和姓氏。众所周知,西方国家的人名,有男女性别和姓氏之分,看到名字就能判断某人的性别和姓氏。只有先分清性别,我们在做题时才能选择正确的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和反身代词。新教材为何不继承老教材的惯例,在外国人名后注明性别姓氏?难道要迁就最近十几年现代美帝西方的浊流思潮,搞跨性别、几十个性别、变性别、模糊性别甚至无性别的荒唐把戏(LGBT)?
总之,人教社此套初中英语新教材,起点高、容量多、难度大及其他弊端,让师生不知所措、苦不堪言。不久前笔者写过一篇文章,从三个维度严厉批判人教社初中英语2012版老教材。但是比起今年的新教材,这套老教材千不好万不好,有一点却是好的: 较容易便利。它从零基础开始,每单元词汇量小,句子、对话、课文少且短,听说读写作较容易,语法知识少而精,难度系数低,生词编排集中统一于一个板块,人名区分性别姓氏等,比新教材有很大优势。
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五令三申: 要为中小学生减负,让孩子们轻松愉快、健康茁壮成长。回想上世纪八十年代小时候,我们在小学根本没有英语,从初中才开始学英语,32开的课本又小又薄,内容又少又简单。可是后来教材改革,一套比一套改得难、加得多。今年推出的这套新初中英语新教材人教社2024版,更是空前地、跨越式地、令人震惊地提高难度和扩充容量。这是极不合理不科学的,既不符合小学英语为非考试科目的现实,也违反了初中学生的心智发育规律。在本套教材的误导下,各初中学校势必会拼命增加英语的每周每天课时量,压缩其他非中考科目的课时。比如本校某些班级,音体美、地方校本、劳动技术、电脑等科目,全部由英语老师兼任,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开足马力、全力以赴,逼学生像机器一样绕着英语程序旋转。众多父母则会不惜财物,为孩子购买英语教辅资料,报读校内外培训班,拼命找老师补课,甚至从小学就开始,发誓决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当然,最可怜的是成千上万的小学初中生、少年儿童、青少年,在学校、班主任、英语老师、家长的围追堵截下,没日没夜、削尖脑袋、睁大眼睛、耗干心血、皓首穷经(由于营养失调、垃圾饮食和过度疲劳等原因,中国青少年白发和疾病现象日益严重,令人痛心疾首)!英语越难,大家越拼命; 大家越拼命,英语教材大纲和考试越难。全社会为了英语科目,正无限陷入剧烈的恶性循环、螺旋上升中。
我坚定地认为,初中英语教材任意加大难度、扩充内容和打乱编排,是极疯狂、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最近听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新教材难度也在狂升)。首先,它大大增加了孩子们的精神肉体负担,严重损害其身心健康,摧残祖国的花朵。其次,它违反了国家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推行人民教育、素质教育和快乐教育的精神,违反双减政策,同时也违反由易到难、由简入繁、循序渐进的科学,违反了少年儿童、青少年的心智发育规律。现在七年级上册英语课本的难度和容量,比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高中英语还要超出,让刚上初中一年级的孩子们不堪重负,也让初中英语老师感到无语茫然。再次,它严重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正义。随着英语教材难度提高、容量加大,必导致竞争激烈,内卷加剧,两极分化。这有利于城市学校,尤其有利于设备齐全、条件好的大中城市学校,不利于广大农村、小城市学校,尤其不利于偏远山区学校。它有利于官僚资本家、豪门贵族家庭的子女,不利于工人农民、小商户、小生产者等平民百姓家的子女,尤其不利于寒门子弟。或许,包括初中英语在内的中小学各科新教材拼命提高难度,就是文化精英集团为了拉开成绩距离,更快更有效地淘汰穷人家孩子?它有利于学校内那些头戴花环、光芒四射却又没什么本领、从未出过彩的所谓名师专家,那些善于巴结领导的蝇营狗苟之徒。它也有利于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管商勾结的教辅资料厂商、课余假日托管公司。体制内外的这些官僚、资本家、商人、名师、专家,结成一个利益集团链条,打着帮助孩子、服务家长的旗号,赚得盆满钵满、眉开眼笑,数钱数到手软腰酸。第四,新教材编辑专家们任性地成倍加大难度扩充容量搞乱知识秩序,事出反常必有妖。对国内,它有向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教辅资料厂商、校内培训班,向官僚、资本家、文人专家等利益集团,递交投名状和输送利益的嫌疑。对国际,它有崇洋媚外、急切推送欧美西方文化、跪拜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思想的嫌疑。否则,它何以不顾一切后果,不怕违反国家的素质教育快乐学习的精神和双减政策,不顾损害家长利益,尤其不顾伤害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也要筑高学习英语的障碍和壁垒?
我代表老百姓强烈呼吁:为维护教育公正、回归育人本质,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拯救孩子,请立即放弃或修改这套新教材,采用类似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英语课本。具体做法包括但不限于:小学阶段完全取消英语,副科的待遇也不给;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缩小课本版面,用32开纸张印刷并减少页码;减少内容和降低难度(音词句篇章、听说读写作、练习考试题、语法知识点等);放慢节奏,从易到难,简化生词编排程序和各单元学习流程;每单元至多只安排一个新语法知识点、一种新句型、20个生词、简单听说读写操作和少量书面习题,以便每项新内容都有充分时间训练和反复巩固;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而应准备一些友好国家俄朝伊巴语或相同文化种类国家日语等,供那些不喜欢不擅长英语的学生选学;或者做彻底一点,干脆在中考高考中,允许某些特长学生用音体美之一代替外语。或许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