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医药

记住123456这六个数,你就能治疗大部分的咳喘了!

火烧 2023-04-02 00:00:00 中华医药 1025
记住123456,掌握一二三四五六汤,可治疗多种咳喘病证。方中含葶苈子、二陈汤、三子养亲汤等,健脾化痰,止咳平喘,适用于寒热虚实各型。

  【方源】方为作者多年来通过临床总结的一首经验方,原方载于《中药谚语集成》和《食饮秘典:为您解困惑》。

  【组成】葶苈子15g,陈皮10g,法半夏12g,茯苓15g,莱菔子15g,白芥子10g,苏子10g,炙麻黄10g,杏仁12g,党参15g,白术12g,炙甘草10g。

  【功效】健脾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各种咳喘病证,包括寒热虚实证。

  【方解】本方由一味葶苈子、二陈汤、三子养亲汤、三拗汤、四君子汤、五味异功散、六君子汤组成,故名一二三四五六汤。

  张仲景治喘有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麻杏石甘汤等方,这些方子如果稍有辨证错误,就会带来不良效果。所以中医有“内不治喘、外不治癣”的说法,意思就是说喘证很难治疗。

  对此,作者通过多年的临床,结合个人的用药经验及用药习惯,将上述药物配伍同用,命名为一二三四五六汤。此方可以用于多种咳喘病证,包括寒热虚实、有痰或无痰所致的咳喘。

  咳喘病证多由痰作祟,方中葶苈子具有良好的泻肺平喘作用,用治咳喘痰多,乃治疗咳喘要药。

  陈皮、半夏燥湿化痰,为治疗痰湿之咳嗽痰多要药;伍以茯苓,即含二陈汤方义,主治痰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

  莱菔子、白芥子、紫苏子(三子养亲汤)降气快膈、化痰消食,用于痰壅气滞证,症见咳嗽喘逆、痰多胸痞。

  麻黄、杏仁(三拗汤方义)宣畅肺气,止咳平喘。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君子汤)健脾补气,以杜生痰之源。诸药合用,共奏止咳平喘、降气化痰之功。

  【用法】水煎服,或以此比例做成膏剂内服。

  【使用注意】一般无严格的禁忌证,咳喘病证可以选用。

  【加减法】若咳喘日久可以加白果12g。若肾不纳气致咳喘可加补肾之品。若体虚加大枣15g,取葶苈大枣泻肺汤之义,防葶苈子伤正气。

  有网友评论:

  一二三四五六汤,我看其中药味组成可改为一二三三四汤,这样突出了两个三字不会忘记。一是葶苈子,二是二陈,三三是三子汤和三拗汤,四是四君子汤。少了异功散和六君子中药并不少一味。

  一味葶苈二陈汤,三子三拗四君方。健脾化痰止咳喘,寒热虚实皆可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