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共产党人

原来钱学森曾给“VR”起名,很中国很好听

火烧 2022-12-12 00:00:00 共产党人 1025
钱学森曾为VR技术起名灵境,展现中国科技智慧。文章讲述他归国历程、航天贡献及对科技发展的深远影响,体现中国科技实力与历史传承。

  早在上世纪90年代,钱学森就已关注到VR技术,并为之取名为“灵境”,还解释说此译名“中国味特浓”。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他说“此生惟愿长报国”

  今天是钱学森先生

  诞辰111周年

  如今

  他的心愿已经实现……

  一封绝密的求援信

  辗转寄回国内

  钱学森

  18岁考入国立交通大学

  24岁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

  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

  成为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

  冯·卡门的得意门生

  先后获得航空、数学博士学位

  35岁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

  他的智慧和才华被美国人认为

  “不管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1949年

  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

  钱学森和夫人蒋英

  希望早日赶回祖国

  担心钱学森偷偷离开美国

  美国政府秘密将其逮捕

  被亲戚和朋友的保释出狱后

  随之而来的是数年的软禁生活

  直到1955年6月的一天

  钱学森及家人躲过跟踪

  用香烟纸发出了“求助信”

  先将这封信寄到比利时亲戚家

  最后再辗转大半个地球寄到北京

  而这封信也成了

  美方扣押我方人员的证据

  经过谈判

  最后美政府同意了钱学森回国

  1955年9月17日

  钱学森一家

  登上“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启程回国

  临开船前,他对报界发表讲话

  “我打算竭尽努力

  去帮助中国人民建设自己的国家

  使我的同胞能过上

  有尊严和幸福的生活”

  1955年的10月8日

  阔别祖国20年后的钱学森

  终于回到祖国

  “外国人能搞的

  难道中国人不能搞?”

  1955年

  刚刚回国的钱学森

  面对“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的质疑时

  钱老不服气地说到

  “外国人能搞的

  难道中国人不能搞?”

  1960年

  我国第一枚国产地地导弹

  “东风一号”发射成功

  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导弹

  1970年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一曲《东方红》声震寰宇

  从东方红一号到北斗导航开通

  从嫦娥奔月到祝融落火

  从神舟载人飞船到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

  中国航天人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印证了他的话

  “先把载人航天的

  锣鼓敲起来”

  在1967年的一次讲话中

  钱学森首次提出了“航天”一词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这句诗给了钱学森启示

  美国、苏联分别实现载人航天后

  钱学森表示

  “先把载人航天的锣鼓敲起来”

  “我国应该发射载人飞船”

  1970年7月

  中央批准着手载人飞船的研制工作

  对于国外“太空人”“宇航员”的称呼

  钱学森说

  “我们还是叫‘航天员’好

  因为我们有天、海、空的领域划分

  这样称呼比较规范”

  1992年9月21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

  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后

  92岁高龄的钱学森亲笔题写贺词

  “热烈祝贺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向新一代航天人致敬”

  从神舟五号开始

  我国每位从太空凯旋的航天员

  都会来到钱学森家中报告好消息

  一直保持到老人去世

  这些“新名词”

  多年前他便已预言

  翻看钱学森生前所写的书信和文章

  你会发现

  如今的许多新名词

  他早有预言

  早在30年前,1992年

  钱学森就写信

  向国家建议发展新能源汽车

  VR技术即虚拟现实技术

  如今已为人熟知

  早在上世纪90年代

  钱学森就已关注到VR技术

  并为之取名为“灵境”

  还解释说此译名“中国味特浓”

  “快速计算机的发展

  将导致工程领域的一次彻底性革命”

  这是钱学森在1952年的预言

  热衷中华美食文化的他

  也曾经说过

  “一条必然的路是

  从家庭厨房操作走向饮食由快餐店网送

  形成烹饪工业化”

  ……

  这位科学巨匠高瞻远瞩的神预言

  正一个一个成为现实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抬头仰望,星河之上

  那里不仅有中国空间站

  还有他和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努力

  ……

  来源:央视军事综合

图片

  了解《环球时报》的三观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or回到文章顶部,点击环球时报 (微信公众号ID:hqsbwx)

图片

  阅读 10万+

  分享

  收藏

  2230

  578

  环球时报

  12522篇原创内容

  6个朋友关注

  关注

  写下你的留言

  精选留言

  木木

  来自浙江

  赞

  927

  致敬钱老!!!

[大哭]

[大哭]

[大哭]

  孔海华

  来自安徽

  赞

  658

[合十]

[合十]

[合十]

  一代巨匠

  元勋

  来自山西

  赞

  634

  一颗赤子之心,一腔赤诚情怀!

  从南到北

  来自广西

  赞

  477

  致敬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