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风华正茂

一位大学生对伟人的认知

火烧 2021-03-19 00:00:00 风华正茂 1034
文章以大学生视角回顾伟人毛泽东的历史贡献与争议,结合个人成长经历与乡村文化记忆,探讨对伟人的认知变化,涵盖历史事件分析与个人情感表达。

  【原编者按】此篇来稿是去年M诞时的征文,积压许久,想来还是发出来,以飨读者。

  正文

  红星照韶山,时临甲午战。

  早年尊佛儒,十七出乡关。

  览遍中外事,阅尽古今贤。

  秋收逢起义,星火可燎原。

  朱毛会师早,枪杆出政权。

  真理遵义始,长驱两万半。

  鬼子豺狼心,不记当年恩。

  侵我东北省,屠我众国民。

  蒋公孰无睹,只因忧匪共。

  攘外皆小事,安内是为重。

  主席心如焚,论战定人心。

  抗战八年胜,血染黄河温。

  金鸡一朝鸣,日过东海沉。

  期盼和平久,携周入山城。

  一首沁园春,四海满江红。

  蒋公心不死,弃约撕协定。

  内战三年定,天下始太平。

  跪地百年后,昂首复挺胸。

  朝鲜迎美帝,珍宝战苏修。

  一万年太久,只把朝夕留。

  十年文革雄,誓死灭修正。

  自知必碎骨,不慕万世名。

  撒手含泪去,四处F案风。

  红旗一日倾,遍地改革声。

  幸哉雄文在,来日当屠龙。

  写这首诗时我刚读完七卷《毛选》不久(其中六、七卷是民间编的,七卷加起来近200万字,读完也不过80余天),那时正值考研,虽说还有半年时间,但身边已有同学半年多以前就报了考研辅导班。辅导班我是报不起的,在那里学习半年,就够得上我大学四年的所有花销,包括学费和生活费,于是只得自己复习。

  

  我来自于西北的一个小山村,小时候,村里有三四百人,虽然逢年过节才能吃上炖肉,但整个村的氛围很好,倒也其乐融融。村里有一位老人,当时已年过八十,虽然不识字,但会编串(西北方言,大概指民歌),除了祖父,在他那里我听的毛主席故事最多。在他的编的串中,说毛主席的有很多:

  (一)玉米地里剜苦苣,

  伟大的领袖毛主席。

  (二)毛主席,共产党,

  全国的人民把福享。

  时时忘不了毛主席,

  时时就忘不了共产党。

  (三)抬头望见北斗星,

  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应该还有很多吧,然而,如今也已无法当面请教了。前几年,九十多岁的他半夜出去解手,不幸踏空,从坡上滑下摔死了,尸首次日家人们才找到。于此再录用一首汶川地震时他曾编的一首串,也算是对老人的纪念吧。

  二零零八年四月八,

  摇地震。

  整个儿摇了三个省。

  又给面粉又给钱,

  党的恩情说不完。

  受灾人民都回忆,

  人民币花了多少亿。

  天大,地大,

  党的恩情大。

  河深,海深,

  毛主席的恩情深。

  人心无底天无根。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我自然是不知道毛主席也曾犯过“错误”的。第一次知道毛主席的“犯错”是在我四五年级的时候,这是我表哥告诉我的,他是从他爷爷那里知道的。他说:“不过毛主席功劳太大了,于是掩盖了不值一提的错误。”正式知道毛主席所犯“错误”的具体内容是在初二的历史课堂上,这内容包括: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于是那时的我自以为掌握了真理,还记得曾与同学讨论:毛主席建国有功,治国不行!

  

  上了高中,网络渐渐发达了起来,于是看到了很多不平之事。同时,当地有贪污浪费之事发生时,经常会听到老人们的议论:这要是在毛主席时代,谁敢?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从这个时期到大二,我一直陷入一种深深的矛盾,因为没有理论基础。

  经过高中三年的努力,我以全县十几名的成绩考入了一所985高校,不用整日刷题了,于是在微信公众号里看到了好多讲毛主席的文章,大多数是些故事,也有诗词,我背下了其中的《诉衷情》:

  当年忠贞为国愁,

  何曾怕断头?

  如今天下红遍,

  江山靠谁守?

  业未就,

  身躯倦,

  鬓已秋;

  你我之辈,

  忍将夙愿,

  付与东流?

  这时,我买了《毛泽东诗词》一书,但真正读已经是在两年之后了。

  这之后,我开始大量读书,寻找自己的信仰,先是当时很时兴的“快乐”半年,再是老庄的“静”一年,但大三碰到就业读研等问题后,我无法“快乐”,也无法“静”了。接着是孔夫子的“修身”——我修了半年。

  

  大三寒假,我的祖父去世了,在收拾他箱子的时候,我翻出了一套《毛泽东选集》。《毛选》我在很早的时候就听说过,但一直没有下定决心去读,因为我以为这些文章也无非和如今的文件报告一样充斥着浓浓的八股气。然而读过之后,我才知道自己错得是多么离谱。看到祖父的《毛选》之后,当时想着对考研政治来说,读读《毛选》总比读其他的书更有用处,于是将其中被禁的第五卷带到了学校。

  考研开始准备了,上课也是在看英语和数学,没课的话,我就去图书馆自习,去图书馆我总是会找其他书来缓解疲劳的,这次我找到了一本《中外名人谈毛泽东》。书中包含有周恩来、薄一波、叶飞、冯友兰、特里尔等著名国内外人士对毛泽东的评价。尚未读完这本书,我就被毛主席的领袖气质和人格魅力征服了。不久,毛选第五卷也读完了,于是沸腾,内心久久难以平静。同时,在网上找到了民间组织自发编辑过众多版本的《毛选》第六、七卷,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这两卷也读完了,于是三观B了。毛主席说的“老百姓吃二茬苦”的日子又来了,医疗部又成了“城市老爷部”了,高校的教育又成了“注入式教学”,整个教育制度又去“公开号召去争取那个五分”了……

  比起马列著作,毛选是容易读的,在囫囵吞枣读完《共产党宣言》之后,我无知地认为以后只读毛选即可,无须读马列著作。当然,现在早已改正了这个错误,马列著作和毛选一样,都是非读不可的。

  这就是二十多年来我对毛主席的认识过程,和很多人一样,大体说来也算是经历了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最后,引用毛主席1957年访苏时对留学生说的一句话来结束本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