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毛泽东思想 继承发扬中华文化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
圣人的标准是什么?
人们比较统一的有“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或者有北宋大家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以上述两种标准来看,老子、孔子,乃至后世的王守仁等古代先贤,这些圣人也只仅做到了其中的一部分。但我们纵观毛泽东同志一生的高风亮节、丰功伟绩和思想理论,你不得不惊讶并感慨,他都做到了,而且做得无可挑剔,因此,如果我们把一些古代先贤称为圣人的话,我们也要承认毛泽东同志也是圣人!
实际上,我们会称呼毛泽东为伟人。那是因为,圣人只不过是读书人的拥趸,他代表了士大夫的利益,对于普通老百特别是未受过多少教育的底层大众而言,他们一日三餐的生计,是感受不到圣人的光辉温暖的。然而毛泽东同志的一生信仰和奋斗,确如太阳一般,是能激励并温暖到每一个人的。所以,人民更愿意称呼他为伟人,他代表了所有人、所有阶层的利益。
毛泽东思想是我党的根本理论,其中的核心“实事求是”和“为人民服务”,我认为完全呼应并发展了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是对阳明心学——“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继承和升华。
“知行合一”讲的是“知”与“行”的结合。其潜台词是真正的知,正确的知,然后以知促行,以行悟知,既知即行,既行方知。我们既不能弃真知而不行或误行,也不能弃行动而不知或误知,这不刚好印证了“实事求是——就认识到的真实事物行实际之是”的含义吗?毛泽东同志用了最朴实、最简单的语言,相较于稍文绉绉的“知行合一”,更易于被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接受和理解。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精华,但这里的良知很有局限,其受制于个人的认知价值观,即以个人的良知去衡量世界,有唯心主义之嫌,并且良知因人而异,标准不一,难以评判。毛泽东同志用“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广泛化、概括化和标准化的把个人良知升华到了世界普遍真理,也更加清晰的让人民大众了解了良知的具体衡量依据。
这正是毛泽东同志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具备了深厚文化功底,才能创造性的继承发扬并升华中华文化。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熠熠也昭示了我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要更加自觉的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坚持高举毛泽东思想,砥砺前行。
相关文章
- 王立华:我们为什么热爱、怀念、崇拜毛主席
- 劳尔|越过谎言拥抱夜空中最亮的星
- 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新鲜事:西沙老战士照相馆冲印和毛主席的合影,老板悄悄退还冲印费
- 铁穆臻|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毛泽东
- 穿透历史迷雾,解读毛泽东思想与未来
- 侯立虹|“去毛化”颜色革命的“不战而胜” ——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之七
- 顶天立地 日月同辉
- 人民万岁——纪念伟大教员诞辰130周年
- 黄庭民:毛泽东领导中国促进了人类进步(经济)
- 黄庭民|毛泽东领导中国促进了人类进步(军事)
- 黄庭民:毛泽东领导中国促进了人类进步(人口)
- 黄庭民:毛泽东领导中国促进了人类进步(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