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简论中日甲午战争——争挤资本列强末班车之战

火烧 2014-07-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从资本全球化视角分析中日甲午战争,指出其本质是两国争夺资本主义末班车的战争。强调社会主义才是救中国的道路,批判盲目追求资本主义的危险,呼吁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这段时间讨论甲午战争的文章颇多。官方的《人民日报》强调反腐改革立场,民间左翼则强调民族主义立场以及警惕全盘西化等等,都有一定道理,但也都有一定的盲区,我也来凑凑热闹,谈点自己的看法,以增加一点对此问题看法的全面性。

  从世界历史和资本全球化发展的视角来看,中日甲午战争实际上是亚洲两大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争挤资本主义强国末班车的战争。谁胜利了,谁就可以挤上资本主义强国的末班车。很显然胖大腐朽的中国最终败给了短小精悍的日本,结果是日本踩着中国的身体挤上了末班车,而失败的中国则更加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苦苦挣扎,虽然还想赶紧通过变法维新(当年的资本主义的改革开放也)再挤上这班车,但终究因为这辆资本列强的末班车已经没有空间(资本主义已经近乎饱和)再也没法挤上去这么一个虚弱的大胖子,所以只能是悲剧性地失败了。

  此后,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漫长的斗争我们才在毛泽东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跳上了社会主义的早班车,开始了自己后发赶超的旅程。虽然也经历了一些较大的颠簸曲折,但总的看来我们前进的势头不错,看看就要赶上和超过前面那辆列强的末班车了,可是我们有的人放着好好的社会主义早班车不坐,又想跳下车来继续去挤那辆已经挤得满满当当吵吵闹闹的资本主义末班车,而其实这班车已经老旧不堪再加上严重超载已经快要走不动了,上面的人也已经感到晕车严重极不舒服快要出人命了!如经济危机、生态危机和文化危机等等资本主义的危机越来越严重!

  因此,总结甲午战争以来120年的经验教训,实际上就再一次验证了经历千百万人的流血牺牲才换来的真理——当今时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如果我们现在的改革开放背离了四项基本原则,在一百多年后又回到当年的资本主义变法维新水平,放着好好的社会主义早班车不坐,在快要赶超之际非得下车去挤那辆资本主义列强的末班车,不但很难挤上去,反而极有可能再次跌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再次面临内忧外患亡国灭种的巨大危险,中华民族又将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比上一次还要危险)!

  退一万步说,即便我们挤上去了又如何呢?!挤上去就会爆发激烈的冲突弄出人命,这辆车也就走不动了报废了(前两次世界大战就差点报废了,现在有核弹导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报废的可能性又大幅增加了)。你如果侥幸活下来还得下车再上社会主义的车。这岂不是瞎折腾吗(“不折腾”的真意在此)?!我以为,这才是我们从纵向历史维度讨论中日甲午战争教训之时最应该强调的一点:我们不能再作出历史的错误选择——放弃社会主义的早班车去挤那辆资本主义列强的末班车!苏联东欧这样做的惨痛教训也已经从横向现实维度给我们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得有多愚蠢迟钝的头脑才看不到这一点呢?!

  今天回过头来看,由于中国比日本大得多,而资本列强的这班车上的空间又极其有限,因此中国挤上车的可能性要远远低于日本,因为我们挤上去碰到的阻力将会比日本大很多倍,所以中国在这次挤车之战中的惨败以及后来的遭遇就具有了某种历史的必然性,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只能是极少数国家成为列强,它几乎是一个限定的收敛的量,不是一个可以不断增加的发散的量,因此日本挤上去了你就不可能挤上去,如果中国挤上去不但日本不可能再挤上去,可能连车上的一两个还要被挤下来,这样的可能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太难了,基本是不可能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甲午战败以及后来的变法维新、立宪改革、辛亥革命等等资产阶级范围内的改革和革命的最终失败就具有某种历史必然性,中国革命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政党领导才能最终获得胜利也就同样具有了某种历史必然性。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或发达国家),只能是极少数的国家能做到,而它之所以能做到正是以殖民控制奴役剥削世界上其他绝大多数的国家和人民为前提条件。因此,作为后发大国,要实现赶超资本列强的历史任务,除了社会主义道路别无他途。

相关文章

  • 顽石:只有毛泽东思想才能救中国
  • 甲午前战:日本间谍上山下乡刺探大清情报
  • 杨思远:两场战争证明了一个真理
  • 张勤德:毛泽东化比现代化更重要
  • 姚有志:反贪惩腐,誓防甲午悲剧重演
  • 艾辛:从屈辱走向扬眉吐气是人类进步历史的必然
  • 特别报道:乌有之乡召开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1周年和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大会
  • 日本学界对甲午战争的研究
  • 人民日报:纪念甲午 牢记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
  •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到底在哪?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