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七十年前,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火烧 2020-10-21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回顾抗美援朝决策背景,分析中国为何必须参战,强调战争对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影响,探讨国际环境与地缘政治因素。

  昨天是10月19日,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发起了伟大的抗美援朝行动。

  70年过去了,中国乐享着志愿军战士泼洒热血换回来的和平,可是,在互联网上,却有那么一部分人开始质疑当年的行动。

  有人认为抗美援朝“得不偿失”,也有人说当时如果不跟美国打仗,也许中国会发展更快。

  那场战争的伟大意义,已经有很多媒体、作者论述过了,我再怎么写,也只是狗尾续貂。

  所以,我就从历史角度聊聊,当时咱们为什么必须打那一仗吧。

  首先,争论当年南北朝鲜之间“谁正义”或浙“谁侵略谁”,是没有意义的事。

  因为,南北朝鲜直到1991年才共同加入联合国。

  在此之前,双方互不承认,都认为自己才是朝鲜半岛唯一合法政权。既然都是“唯一合法政权”,那么就根本不存在“谁侵略谁”或者“谁正义”。

  而且在北朝鲜大举南下之前,南朝鲜也一直叫嚣、准备对北方发起战争。双方在分界线上发生过多起营、连规模的武装冲突。这场仗是一定要打的,只是谁动手早,谁准备充分的区别。

  其次,从当时国际环境看,中国不可能不打这一仗,逼咱们加入战争的不是别人,正是当时的美国。  

  美国出于对新中国政权的不信任,从一开始就坚信中国参与了北朝鲜的军事行动。

  6月25日凌晨,北朝鲜军队南下,美国除了下令驻日本的远东空军协助南朝鲜作战外,第一个动作就是在6月27日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的基隆、高雄两个港口,阻挠新中国统一进程。

  即便是在美国表现出如此强烈敌意的情况下,新中国在是否出兵问题上仍然犹豫了很久。

  因为我们打了一百多年,好不容易建国了,和平了,百废待兴,真的不愿意打这一仗。  

  新中国政府当时多次警告美国,不要进军鸭绿江。如果美国听了中国的劝告,不一意孤行向鸭绿江进军,中国很可能不会参战。

  这主要是考虑到地缘安全的问题。

  二战前,上世纪二十年代,由于日本、沙俄在东北有较强军事存在,国民政府最终把首都选择在了南京。而新中国成立,考虑到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关系谈不上友好,海空力量薄弱,南京距离出海口太近。当时的新中国与苏联之间关系还不错,又把首都定在了北京。

  在美国已经隔断台湾海峡,表现出明显敌意的情况下,如果放任美国打到鸭绿江,那么不仅东北的重工业基地就在敌人虎口中,新中国的首都距离敌对势力也不过几百公里而已。中间还没有任何缓冲。

  这种局面之下,咱们想不打这一仗,想谈“友好”,除了跪下去之外,还有别的办法吗?

  上百年屈辱,连贩夫走卒都心心念念的盼着哪天“国家强大了,老百姓不受外国人欺负”的新中国,好容易站起来了,又怎么可能再跪下去?

  抗美援朝之战艰苦卓绝,牺牲巨大。但这一战让“帝国主义在中国海岸架起几门大炮就能予取予求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这是中国重新站起来的一战,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我还想告诉那些非议抗美援朝的人:

  出卖尊严换不回来和平与发展,只能换回被奴役和受压迫。从1840年到1949年,世界教我们这个道理教了一个多世纪。

相关文章

  • 李定凯:绝不能让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战员的鲜血白流——兼评沈志华的朝鲜战争史观(二)
  • 张兴德:朝鲜停战谈判为什么“谈”了两年多?
  • 谁开第一枪要紧吗?
  • 泪目!彭德怀绝密电报首次公开毛岸英牺牲细节,还烈士清白
  • 贼喊捉贼——明辨 “朝鲜战争是北朝鲜打了第一枪”的说法为何立不住脚
  • 孙瑞林:重温黄克诚“讲话” 高举毛泽东旗帜
  • 郭松民 | 《金刚川》:谁是“精神上的流浪儿”?
  • 参观抗美援朝运动70周年纪念有感(图片集)
  • ​为国尽忠,天人共仰——评电视连续剧《毛岸英》
  • 双石:“互补组合”的故事及其缺憾
  • 我惊呆了:志愿军战士的战绩,连“神剧”都不敢这么拍……
  • 侯立虹:“最可爱的人”为什么最可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