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第二年,这首歌传遍祖国大江南北

火烧 2020-10-11 00:00:00 历史视野 1031
文章讲述抗美援朝经典歌曲《嘿啦啦啦》的诞生背景与影响,展现其作为时代歌曲的传播与意义,突出其在50年代的影响力与音乐价值。

  原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当年,伴随着隆隆炮声,《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我是一个兵》等一大批与抗美援朝有关的军歌奔涌而出,一股怒涛从歌声中迸发。著名作曲家傅庚辰做过这样的评价:“三年战争产生了众多的歌曲,它们是志愿军的心声,是祖国人民的心声,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昂首前进的心声,是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伟大精神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再现。这些歌曲激励着、鼓舞着志愿军的广大指战员克服了艰难险阻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嘹亮悦耳、激动人心,解放军报微信将陆续推出“抗美援朝经典歌曲”系列文章,和你一起回顾当年那些鼓舞人心的歌声。

  看过抗美援朝题材老电影《铁道卫士》的人,都会对影片开头的一首歌曲印象深刻:“嘿啦啦啦,嘿啦啦啦,天空出彩霞呀,地上开红花呀,中朝人民力量大,打败那美国兵呀……”欢快、明朗的曲调,唱出了全国军民打赢这场战争的必胜信心,感染了亿万中国人民。

  

  这首歌的旋律很多人都很熟悉,但知道歌名的人并不多,因为开头第一句“嘿啦啦啦”响亮又好记,干脆就叫《嘿啦啦啦》,就如同《我的祖国》被叫做“一条大河”一样。

  这支歌曲的名字叫《全世界人民团结紧》,由崔德志、蔡孑人作词,张风作曲,诞生于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的第二个年头,1951年。

  歌曲一经发表,因其旋律轻盈明快,歌词质朴上口,并且紧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主题,反映了时代特征,抒发了中国人民的豪情壮志,充分展示中国人民的乐观精神,立即受到热烈欢迎,歌声响遍祖国大江南北。

  

  《全世界人民团结紧》歌词

  嘿啦啦啦啦嘿啦啦啦

  嘿啦啦啦啦嘿啦啦啦

  天空出彩霞呀

  地上开红花呀

  中朝人民力量大

  打败了美国兵呀

  全世界人民拍手笑

  帝国主义害了怕呀

  嘿啦啦啦啦嘿啦啦啦

  嘿啦啦啦啦嘿啦啦啦

  全世界人民团结紧

  把反动势力连根拔,那个连根拔

  

  歌曲词作者崔德志,1927年生,著名剧作家。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编剧,著有《刘莲英》《报春花》等作品。蔡孑人,1925年生,《新文化史料》主编,著名诗人,歌词作家。

  曲作者张风,1926年生,著名作曲家,长期在辽宁歌舞团、大连歌舞团从事专业创作,擅于运用东北民歌。音乐风格泼辣粗犷、幽默诙谐,充满生活气息。

  

  《全世界人民团结紧》属歌谣体,音乐主题简单明了,只用了1(哆)、6(啦)、5(唆)三个音。由于这首歌运用了群众通俗易懂的音乐语言和欢呼雀跃的舞蹈性节奏,既喜闻乐见又便于传唱,歌曲刚一问世,便立刻传遍大街小巷,成了上世纪5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音乐作品,并于1954年获得全国优秀歌曲奖。

  196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一部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的反特故事影片《铁道卫士》,用这首歌作为主题歌,配以特定的画面,使歌曲得到完美展示,产生了更为生动形象的艺术效果。

  

  《全世界人民团结紧》唱片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不但让全国人民同仇敌忾,也让艺术家灵感泉涌,在很多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歌曲中,张风的《全世界人民团结紧》、周巍峙的《志愿军战歌》以及张鲁的《王大妈要和平》,在当时传播最广,影响最大,成为一种时代符号。

  《全世界人民团结紧》唱出了全国人民赢得这场战争的必胜信念,唱出了中国人民以及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的共同心声。中国人民热爱和平,需要和平的环境来建设自己的家园,当侵略者把战争强加于我们之时,中国人民必将以正义的战争坚决予以回击!

  

1.jpg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欢庆胜利!

相关文章

  • 李定凯:绝不能让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战员的鲜血白流——兼评沈志华的朝鲜战争史观(二)
  • 张兴德:朝鲜停战谈判为什么“谈”了两年多?
  • 谁开第一枪要紧吗?
  • 泪目!彭德怀绝密电报首次公开毛岸英牺牲细节,还烈士清白
  • 贼喊捉贼——明辨 “朝鲜战争是北朝鲜打了第一枪”的说法为何立不住脚
  • 孙瑞林:重温黄克诚“讲话” 高举毛泽东旗帜
  • 郭松民 | 《金刚川》:谁是“精神上的流浪儿”?
  • 参观抗美援朝运动70周年纪念有感(图片集)
  • ​为国尽忠,天人共仰——评电视连续剧《毛岸英》
  • 双石:“互补组合”的故事及其缺憾
  • 我惊呆了:志愿军战士的战绩,连“神剧”都不敢这么拍……
  • 侯立虹:“最可爱的人”为什么最可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