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让“民间资本”进入“公共事业”没有科学依据,违背科学发展

火烧 2012-03-2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指出民间资本进入公共事业缺乏科学依据,违背科学发展。公共事业应由国家资本提供,以保障公平与效益,而市场应负责差异需求。文章批评将公共事业转为赢利性质会导致垄断、腐败和资源浪费。

什么是科学?科学是客观实在。科学不是主观臆断,不是权威。

今天,当人们将居住的地球称之为地球村的时候,必然知道,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多样性的,周期循环变化的。这就是客观实在,是科学。

地球上生命活动的本质是将环境物能资源转化为生命物能资源,这就是客观实在,是科学。

人类是地球生命的组成部分。人类将环境物能资源转化为生命物能资源的外部过程是通过社会分工协作的方式实现的,这就是客观实在,是科学。

人类是陆生动物,人类的社会生存方式是以原始占领的名义瓜分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形成生命利益归属地域,叫做国家,以保障生存活动实现,这就是客观实在,是科学。

国家地界内的资源是有限的,所能养活的人口总量是确定的,这就是客观实在,是科学。控制一个国家的人口总量符合客观实在,就是科学。否则,灾难必然发生。

人的生命活动是自然的,也就是说人将环境物能转化为生命物能的过程是自然的,客观的。比如人应该吃什么,怎样消化,怎样分解排泄是自然过程,这是客观实在,是科学。并且人的自然需求是多样性的。

人的生存活动,即生命活动实现方式是社会的,这就必然产生一些社会性需求,比如国家、货币等,这也是客观实在,是科学。

将人类生存活动的自然需求和社会需求集约分类,形成公共需求和差异需求。公共需求就是人人必须的,同样同质的。差异性需求可能是人人必须的,但同质不同样,也可能不是人人必须的。比如,空气是人人必须的同质同样的,货币是人人必须的同质同样的;食物是人人必须的,可以不同样;珠宝首饰有人需要有人不需要。这些是客观实在,是科学。

公共需求必然形成公共事业,公共事业必须以保障供给为目的。这是需求特性决定的,是资源有限性的制约,是公平与效益制约。因此,公共事业只能由国家资本提供,国家经营。这是客观要求,是科学的。同理,差异需求由市场提供,以赢利为目的,自由竞争,自负盈亏。

“民间资本”也就是自由资本,是逐利的。因此让“民间资本”进入公共事业没有科学依据,违背科学发展。

计划经济时代,公共需求和差异需求都由国家经营,不符合客观规律,是改革的必要。

但是,将公共事业转变为赢利性质,就是违背科学的改革。公共事业一旦以赢利为目的必然形成垄断,必然形成无效恶意竞争和资源浪费,必然产生贪腐,必然破坏公平与效益。由此造成的犯罪,是国家犯罪,政府犯罪。

比如公共通讯的恶意竞争、国企高管的贪腐、金融诈骗等。

真不明白,货币是公共需求,只能由国家发行,包括纸币、电子货币。为什么国家允许企业发行电子货币?这不是怂恿金融犯罪吗?难道这不是国家犯罪,政府犯罪?!

人类是智慧动物,智慧是后天获得的,人类必须学习。0到14岁的成长与学习是人人必须同质同样的公共需求,应当由国家提供却不是。职业教育属于差异性需求,国家却大力投入,从而造成公共信息传承的不对称,成为贫富差距的根源之一,难道这不是国家的错,政府的错?!

人类是地球生命,生存发展的唯一目标是健康长寿,健康有客观的标准,小孩健康,大人健康,老人健康,全民健康才是客观的科学的社会发展目标。

那么,什么是共同富裕?怎样界定衡量富裕?是金钱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是客观实在还是主观臆断?还是权威?提出和坚持这样的发展目标难道不是国家的错,政府的错?!

科学发展观提出已有十年之多。恳请政府在实行和指导改革时,先把人类生存活动的公共需求和差异需求分类搞清楚,按照客观规律推行改革。不是主观臆断,不是权威。

兴趣是探索之源
探索是发现之源
发现是知识之源
知识是创新之源
创新是快乐之源
快乐是健康之源
健康是长寿之源
长寿是生命之缘。

相关文章

  • 刘国光:国有经济在我国的立国之本
  • 深化国企改革要避免误入歧途
  • 我为什么一直痛恨所谓的经济学家
  • 落实习近平三一讲话 清查新自由主义官员
  • 吴敬琏是美国市场经济的忠实信徒
  • 七千万嫁女,团购飞机代步--腾讯凤凰竟为这样的蛀虫辩护
  • 茅于轼获奖与冰岛破产的辩证关系
  • 山西东方机械厂破产真相
  • 社科院副院长李慎明:党的中高级干部必须同宣扬私有化等敌对思潮做斗争
  • 张捷:私有化是怎样洗劫国家和国民的
  • 坚决支持中纪委亮剑!——国企违规经营改制领导人将被追责
  • 比“大萧条”还要严重的经济大衰退——东欧私有化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