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草根比“惨”别只当牢骚听

火烧 2008-11-0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讨论草根阶层比惨现象,指出社会公平缺失与被剥夺感,呼吁关注下岗工人与农民工困境,反思经济发展与社会改革方向。

草根比“惨”别只当牢骚听
 
(2008-10-27 02:16:35)

  □郭之纯

  最近各大网络论坛上流传着一篇《城市下岗工人的呐喊》的热帖,作者以下岗工人的语气,列举了“农民兄弟”拥有土地资源、享受农业税减免、孩子上学免费等种种“特权”以后,叹自己“除了户口一无所有”,抱怨“农民抢走了城市下岗工人的饭碗。”

  连农民———准确说是近年来不断闹出讨薪风波的农民工———都竟然成了被嫉妒和声讨的对象,真是耸人听闻。可以肯定的是,下岗工人的困境绝对不是由农民造成的;而且多数进城农民工所遭得苦和罪,比城市下岗工人恐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反过来想,这篇帖子的作者大概不会不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其之所以这样写,或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眼球,在挨骂声中获得更多关注吧———应该承认,其所描写的下岗工人的困境十分真实,令人唏嘘。

  从目前看,在各大论坛上,这则帖子基本上都已经成为下岗工人和农民“比比谁更惨”的一个借题发挥的平台。比如有人现身说法:“确实现在工人比农民困难”;有人则“希望发贴的人去体验一下农村的苦”;比较理性公允受到较多支持的一种观点是“两者都不容易,相煎何太急?”

  事实上,可能还不仅仅是下岗工人和农民觉得“惨”,“干得比驴累,吃得比猪差,起得比鸡早……”,某些城市白领,也同样早就发出过类似的抱怨。

  这种草根阶层比“惨”的现象,是一种具有多重警示意义的信号。显然,这表明在草根阶层中,已经有很多人对社会的公平现状严重缺乏认同感,一种“被剥夺感”正在广泛蔓延,由此会不会导致更广范围的社会失衡,引发一些影响重大的社会问题,是特别值得关注的。

  同时,这更应提醒我们对目前经济领域内的一些问题进行再反思:企业改革究竟应该为什么而改?经济发展应该追求怎么样的社会效果?显然,引入市场经济机制,不是为了让某些“无能”的人没饭吃,相反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水平,让绝大多数人都能过得更好。竞争机制所造成的收入差异,一般也只应该在“增量”的部分,无论怎么样的改革,都不能以“损不足以补有余”为目标。这应该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宗旨。就此而言,草根们对比“谁比谁更惨”这种现象的发生,或许证明了上述宗旨正在发生较大的偏差。

  不能顾及多数人利益的经济发展,肯定不是科学的发展。所以,对工人不满意,农民不满意,甚至连城市白领也不满意的状况,应该认真关注,及时亡羊补牢,这是保证社会的健康和谐的必需。

相关文章

  • 滠水农夫:突破资本围猎小农,土地集体所有制优势不能丢
  • 滠水农夫:农民承包地有偿转让或开启土地私有化实质进程
  • 李昌平:为什么以及如何坚持土地村民集体所有制这条底线
  • 张路雄:耕者有其田——中国耕地制度的现实与逻辑
  • 中国自由派的土地私有化歪经
  • 一封农民的来信——致李昌平老师
  • 耕者无其田——关于中国农村土地私有化的辩论
  • 玛雅:关于农村土地私有化问题
  • 中国自由派的土地私有化歪方
  • 农业资本已控制了我们60%的田野
  • 从罗杰斯说到中国当农场主说起
  • 警惕:我国农业土地私有化改造的方向或已确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