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农关注

南街村的“收田告示”与小岗村的“分田文书”

火烧 2010-09-07 00:00:00 三农关注 1025
文章对比南街村收田告示与小岗村分田文书,探讨集体化与分田制的不同路径,强调南街村集体化带来的成功与小岗村单干模式的局限,突出共同富裕与改革方向。

南街村的“收田告示”与小岗村的“分田文书”

人间正道

      河南临颖的南街村是个有些另类的村子,这个村子和目前中国绝大多数的村子不一样,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子:集体化道路.尽管它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获得了"红色亿元村"的民间称号,但正是这个"红色",在当今社会是不太受欢迎的,当然这种不受欢迎主要来自那些对集体化道路深恶痛绝的一部分人.去年,在这个有着众多伤痛的年份,南街村也没能幸免,它被人扣了屎盆子,被好事者用极端恶劣的语言诅咒了一遍又一遍,他们大有要把这个小小的村庄置于死地而后快的势头。

    那些咒骂者正等着看南街村倒掉的好戏呢,没想到南街村却依然挺立着,“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南街村反而名声大震,走进了央视节目——《南街村-理想主义的日子》,节目对南街村极尽赞美,而且是与那个以分田而为天下知的小岗村对比着来分解,更具说服力和冲击力,这不免让那些南街村的反对派们要垂头丧气一番。这个节目我是认认真真的看了的,我从中看到了一个在全中国都很难见到的生机勃勃的村子,文明,富裕,健康,充满阳光和希望。看过了节目,我对当初那些大造南街村谣言的人、媒体以及那些跟风咒骂南街村的人更是充满了不屑与鄙夷。

    南街村也曾被裹挟在分田的泥流中走过一段路,结果是粮食产量从1978年以前的亩产千斤下滑到了500斤,村民们没有过上幸福的日子。1986年的一天,南街村委的墙壁上贴出一张收回土地的告示:村民可以自愿将土地交回村集体。这是南街村走上正道的一个转折点,南街村迈上亿元村的第一步。南街村人的富裕之路来自集体化,而集体化的引航者是毛泽东,这就是南街村人家里挂毛泽东画像、嘴里唱革命歌曲的原因,饮水思源嘛,这是人之常情。与南街村走的道路截然相反的一个典型是安徽的小岗村,1978年,穷疯了的几个农民据说是冒着杀头危险订了个分田协议,从此走上了各顾各的单干生涯。我一直怀疑,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怎么能叫做改革呢?一个连集体道路都走不好的一群人,有千亩地却只种百亩的村子,又怎么会走好各顾各的小农之路呢?小岗村虽经多方扶持,依旧难以走上富裕路,历经30年,两代人吧,被南街村远远地抛在后面。小岗村书记沈浩到南街村取经后留言:学习南街村,走集体道路,实现共同富裕。那些大骂南街村的人,这回该不会连小岗村也骂了吧?

    中国农村今后的发展道路,从南街村与小岗村上已经找出了答案。中国是个宜合不宜分的国家,合则强,分则弱,中国要走强国之路,靠单干是徒劳的。前一阵子有些人打农村土地的主意,说什么是第三次土地革命,简直是要把中国引入歧途的误国之谈,中国这些年来受那些改革原教旨主义者的误导可谓多矣,害莫大焉,给社会造成的割裂不知需要多大的成本来弥合。

    越来越多的村子,越来越多的人,会重新汇聚到集体化的道路上,会充满深情地唱响“东方红”,散落多年的民族精神,会慢慢地聚笼到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里。

2009-01-08

相关文章

  • 小岗村究竟存不存在那个红手印契约?
  • 老田:质疑小岗村“分田密约”并展望中国农业的未来(旧文加证据重贴)
  • 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反思
  • 孔庆东:幸福的集体村
  • 小岗村不是出路 需要用集体经济激活村庄治理热情
  • 我所亲身经历的毛时代的集体农村
  • “要吃米找xx”是某些文人的凭空捏造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