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农关注

“五两拿下大油田”和沈浩的功业

火烧 2010-01-14 00:00:00 三农关注 1028
文章对比毛泽东时代‘五两拿下大油田’与沈浩在小岗村的工业化发展,讨论其功业与现实影响,涉及土地流转、农民收入变化及毛泽东思想评价。

“五两拿下大油田”和沈浩的功业  

   

   

沈浩同志走了,带着无限的遗憾走了,带着小岗村人民的期望走了。的确,我们要为伟大的中国的好党员好好的表一下功业。  

   

我是在昨天10点多才看的电视,刚好看cctv为我们的优秀党员沈浩开实际报考会,我有幸听了3个人的讲述,对沈浩同志的功业有了点了解,所以在今天要批判一下“五两拿下大油田”的毛泽东时代并为我们的优秀党员沈浩同志唱一下赞歌。  

   

《奠基者》我看了一个镜头就感到有所不适,镜头中的王进喜是一个流氓,在讲话中是这样说的“兄弟们,跟我上”。一句“兄弟”就像一泡屎,恶心,于是我跑了,于是就错过了“五两也能拿下大油田”的好戏。  

   

毛泽东思想真是令人佩服,可以当饭吃。现在给个5万,活干的太重都骂娘。话说回来也是,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用小米加步枪就打败了蒋介石800万军队.

   

我不是一个考古工作者,“5两拿下大油田”是否成立我并不在乎,既然右派们要“大放”,那我们左派也不要闲着,我们就“大鸣”。他要那样“放”,我们就承认,就说毛泽东思想可以当饭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没有错。  

   

这让我想起了沈浩,毕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沈浩到小岗村6年做了什么事,报告中是这样说的。去后听说小岗村的牢骚——“一朝跨入温饱线,20年走不上富裕路”,于是他去了华西村、南街村考察,考察的结果是要改变小岗村的落后面貌就要走工业化的道路,于是他先修路。修路要50万,没有那么多钱,于是他组织小岗村的群众参加修路,花了20万修好了。他帮助20年改革还住在漏雨的小岗村村民住上楼房,好像是那个单位帮助盖的(没有说是沈浩带人烧砖,自己盖的),我很糊涂的想了一下,如果常有人帮助,小岗村那不知道要比南街村好多少,不怕不成为一个典型。  

   

第二个功业是从哪里引进了一个什么项目,他需要说服群众把土地流转出去,于是他走街串巷,终于积劳成疾,离开了爱他的小岗村农民。我这个人很糊涂,别人说的话我就不信,我就信我自己想的。“引进(他们说了个外语单词,我不懂)”——是不是是产权不是小岗村的,产权是属于资方的!土地流转后,农民只有土地的分红,或者还有一部分人可以给这个企业打工,我怎么看,小岗村农民怎么像是在自己的土地上成了农民工。  

   

第三个功业是引进项目后的成果——农民从6年前的2300元收入变成了6600元收入。不说其他的,就单说农产品价格似乎也有3倍的涨幅了吧,即便不谈物价上涨因素,仅单说6600元也有得一说。换算到月上也就是550元/月。200元/月给一个农民家庭就算好的了吧,也就是说一家一个人的月收入650元——750元之间。土地少的就没有这么多钱了,自然还是要到社会上找生活。  

   

恰好在这个时候有人提出了二次集体化,什么意思,沈浩的道路,把农民变成农民工,所以我希望左派朋友不要瞎起哄,沈浩走的路不是南街村、华西村的毛式集体道路,如果不客气的说,有点像英国当年的“圈地运动”。  

   

如果看了沈浩先进事迹报告会的朋友一定有这个感觉,一边否定毛泽东思想(集体化),一边有想说集体化的好处,但是就是不谈分配方式,因为分配方式是要把农民变成失去土地的农民工。

华西村、南街村是在集体制的条件下的工业化道路,和沈浩强调的工业化道路是有本质区别的。这个本质就是产权,不把这个问题交代清楚,你就不要说好话。  

   

“五两拿下大油田”——人改造“物”,“物”服务于人。  

   

沈浩——牵进了资本,所以就有了分配方式。资本主义的灵魂就是用权利提前占有生产资料最终达到提前分配生活资料的目的,剩余价值只是提前占有生产资料的一个隐身而已。如果不打压沈浩,我可以肯定的说,新一轮的“圈地运动”将全面开始!  

相关文章

  • 小岗村究竟存不存在那个红手印契约?
  • 老田:质疑小岗村“分田密约”并展望中国农业的未来(旧文加证据重贴)
  • 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反思
  • 孔庆东:幸福的集体村
  • 小岗村不是出路 需要用集体经济激活村庄治理热情
  • 我所亲身经历的毛时代的集体农村
  • “要吃米找xx”是某些文人的凭空捏造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