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洒家来讲几个关于折腾的故事

火烧 2008-12-22 00:00:00 网友杂谈 1034
文章通过父母教子和大哥折腾作坊的故事,揭示盲目折腾带来的后果,强调合理规划与家庭经营的重要性,引发对折腾现象的思考。

洒家来讲几个关于折腾的故事

   

   

   

“不折腾”估计会变成新的网络流行语,说不定能超过“忽悠”、“太有才”等流行语形成的社会影响。既然大家都来谈“折腾”,洒家也来凑凑热闹,只不过,洒家讲的是故事。

   

(一)   瞎折腾的父母

   

话说一对老夫妇,养儿十个。其中,大儿子好吃懒做,二儿子勤奋刚强,其他八个儿子特色不怎么明显。

   

于是,老夫妇就对这特色不怎么明显的八个儿子说:大儿子饿时说饿,饱时说饱,想睡就睡,想玩就玩儿,所以人实诚,应当学习;二儿子饿时说没事,饭从来没舍得吃得太饱,整日价只知起早贪黑地干活儿。这样的人,完全是爱面子、玩虚的,你们可不能跟他学。

   

老夫妇的话起了作用,结果,八个儿子中七个都跟老大学,只有一个跟着老二学。到末了,老大及跟他学的七个兄弟不几年就把家当折腾光了,穷得差不多要讨饭;幸好老二及跟他学的那个兄弟整日起早贪黑,好不容易各挣下一份家业。但是,由于挣下了点家业的二兄弟要不断地周济另外八个兄弟,所以,日子也好不到哪儿去。

   

于是,人们都说,这样教子的父母,是典型的瞎折腾父母。

   

(二)   瞎折腾的大哥

   

话说另外一家也有兄弟十人,共同经营一个作坊。这作坊,虽然挣钱不是很多,但倒也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有一天,老大对其他众兄弟说:咱这作坊,营业额小,都参与经营,既浪费人力,又不公平。干脆,谁想经营谁经营,不过,要经营的这人,要给放弃经营的人一些补偿。大家一听,有道理。于是,就一致同意让八面玲珑的老八经营,老八呢,则给每人30个银币,算是买断了经营权。

   

十年后,老八的作坊生意倒未必见好,但除了老八富了外,其他九个兄弟都穷得饿肚子。因为,十年前,尽管每年作坊可赚500个银币,但人均一分,每人只能得到50个银币;现在呢,虽然每年只能赚300个银币,比十年前还少200个银币,但却是老八一人独得,老八当然富得流油了。

   

这时候,大家都说大哥瞎折腾。但木已成舟,再埋怨,也是无事无补了。

   

(未完,待续)

   

   

   

 19/12/2008 

相关文章

  • 贾根良:为什么说银行“混改”是“浑改”即“浑蛋改”?
  • 驳高尚全:深化改革必须与新自由主义划清界限
  • 三农问题思考和解决
  • 超级“傻瓜”毛泽东
  • 国企之伤感
  • 帝国主义及其洋奴内鬼的危害
  • 企业破产与土地流转——私有语境下的对策解析
  • 林改后,地主后代要求共产党每年赔偿20万!
  • 狙击黑金伪民主
  • 评周隆滨的共富论
  • 我对“绝不改旗易帜”的一点暇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