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两位姓柴的女士

火烧 2015-03-03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对比分析柴玲与柴静两位女士在不同领域的舆论影响,涉及政治人物回归、媒体传播及雾霾事件等话题,探讨其社会反响与传播效果。

  时间转圜时,是适宜总结时;时间转圜时,也是适宜寻找连接点时。马年羊年,岁尾年初,有两位姓柴的女士先后占据人们的视野;也就是说,可以用两位柴姓女士串联起来。

  一位是柴玲,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对她应该还有点印象。1989年,天安门广场,“民主女神”。后来就出国了,虽然继续从事过一段时间的“民运”,但在国内人的印象中,女神基本消失了。再次进入到人们的视线中时,竟然是以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方式:基督教、牧师远志明(就是我曾谈到但未点名的那位修订鲁迅先生收入的人)、强奸。这位柴女士出道是政治性的,而她的“回归”(回归到国人的视野)却与以前的“政治”没有什么关系。她的一位同龄人,当年通过电台听到过她在天安门广场以嘶哑的嗓子演说的人,说到现在的她,感慨万端,当年青年人心中的女神啊!

  另一位叫柴静,年轻好一些的女士,她是在前一位“消失”好久之后出道的女士。很多人的印象中,她是从湖南电视台“新青年”栏目走出的。再后来,她就是中央电视台的人了。再后来是文艺腔十足的“看见”。对于“文艺腔”思维,王小东先生有分析,“这种思维方式不讲逻辑,缺乏对于事物的深入分析,只讲辞藻的华丽、感情的激动,只诉诸人们的感官、人们的表层认识。”这位柴女士的文艺腔,其实体现得最充分的,当属最近她“看见”的“雾霾”。雾霾是近年来出现的中国人的痛,谁没有看见呢?而这位柴女士就有本事让国人随她“看见”。王先生对于文艺腔的分析,主要不是针对如这位柴女士那样的“智识阶级”的,这位柴女士当然有文艺腔的表现形式,她把这种形式很好地利用起来了,她是在为那一个很多人清楚、一些人实际上清楚而装不清楚、一些人糊涂的目的服务。

  虽然事情发生没有多少时间,我以为可以问一句了:这位柴女士的目的能够达到吗?

相关文章

  • 新罗夫人:苍穹之下的罪恶(三)
  • 新罗夫人:苍穹之下的罪恶(2)
  • ​我们为谁而战?--柴静《穹顶之下》存在的问题以及舆论争议背后的政治博弈
  • 五十年前的《穹顶之下》
  • 宪之:雾霾——“市场”穹顶的神圣光
  •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评柴公知的“穹顶之下”
  • 黎阳:真环保假环保,一招见分晓
  • 两江居士:从《河殇》到《穹顶之下》
  • 新罗夫人:苍穹之下的罪恶
  • 贺济中:柴静舞剑,意在国企
  • 怎样才能达到和柴静一样的传播效果?
  • 雾霾、垄断与中国式“绿党”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