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痛批战略金属铟遭贱卖
郎咸平痛批战略金属铟遭贱卖
2010-12-07 来源: 北京商报
商报讯(记者 郭奕涵)沸沸扬扬的“稀土战争”只是我国稀有金属业定价权缺失及产能过剩通病的冰山一角。在日前举行的中国有色金属峰会上,经济学家郎咸平表达了上述看法。他还以金属铟举例表明这种资源稀缺状态十分严峻。据了解,比黄金还稀有6倍的铟却只卖出了相当于黄金6%的价格。
铟是稀贵的战略金属,广泛应用于电子计算机、太阳能电池、光电、国防军事、航空航天、核工业和现代信息产业等高科技领域。据专家介绍,从目前来看,尚不存在其他金属在上述领域可以替代铟元素,因此铟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目前,全球已探明金属铟的储量仅为1.6万吨,是已探明黄金储量的1/6。中国储量1.3万吨,是全球第一大原生铟供应国。
不过,郎咸平提出,当前铟的出口现状十分令人心痛。“金属铟的用途比黄金重要得多,但储量却又少得惊人。”郎咸平叹息道,“与一吨黄金售价近5000万元人民币相比,一吨金属铟的出口价仅300多万元人民币。”
而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黎雪荣也向记者介绍了类似的情况。她表示,除了稀土资源外,我国有不少稀有金属资源如铟、钨、锂、锌等以及矿产资源如金矿、煤矿等被贱卖的情况。
今年7月,为了扭转稀土长期贱卖的恶劣态势,我国首次大规模削减稀土出口配额,而此后日美欧对此的强烈反弹则引发了所谓的“稀土战争”。
如同稀土业一样,铟等有色金属的走私和滥采滥伐情况同样严重。据测算,2009年稀土走私出境超过2万吨,约占实际出口量的1/3;但更为稀有的铟的走私量则是出口配额的数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这个问题在业内很普遍。”他称,去年金属铟仅2000吨的出口配额,但出口数量就是这一配额的好几倍。“而滥采滥伐、换个商品编号走私出口,在业内很多见。”
实际上,国家也已经意识到了保护有色金属产业的重要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尚福山在会上就表示,要控制有色金属总量,将总产能控制在4100万吨以内,以凸显稀有金属的稀缺性。
作者:郭奕涵
(本文来源:北京商报 )
相关文章
- 稀土是战略资源 低价销售祸国殃民
- 吕永岩:稀土资源贱卖神速,储量5年下降37%!
- 美国攻击中国稀土咋反制?
- 司马平邦:稀土出口,谁的双赢
- 吕永岩:愿迟到的正确举措不是天桥把式
- 吕永岩:错误"创新",绝无"发展"
- 内蒙古--从GDP增长之冠到前腐后继的贪官倒下
- 明年稀土出口企业公示 10家外资企业入围
- 为什么?美债挡不住军演,稀土换不来对话
- 崽卖爷田心不疼--我国的高纯度稀土何以能够长期廉价出口?
- 从稀土出口看帝国主义狼的本性
- 谁制造了万覆不劫的“三光”:挖光、卖光、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