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中国原油6月出口暴增5.5倍-中南海有没有震惊?

火烧 2008-07-12 00:00:00 时代观察 1030
中国6月原油出口激增5.5倍,引发市场关注。分析指出,油价差异及国际游资推动可能是主因,同时专家认为基数小及长期协议也影响数据。原油出口增长在外贸顺差下降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
成品油出口已停止 中国原油6月出口暴增5.5倍引质疑
2008年07月11日  北京晨报

该数据在顺差下降的背景下颇显刺眼

中国6月份外贸顺差减速行驶,但在各类出口贸易数字齐刷刷放缓的步伐中,原油出口数字分外打眼——6月份中国出口原油142万吨,同比大增5.5倍。昨天,中国海关总署公布了最新贸易数字。

6月出口超前5个月之和海关数字显示,今年1至6月,中国出口原油23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三成,6月份的原油出口增长显然是主动力。6月份当月出口原油142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5.5倍。实际上,今年1-5月出口原油总额仅为95万吨,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四成。

中石化、中石油此前均表示,6月份已停止成品油出口以保证国内供应。那么,缘何原油出口突飞猛进?

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昨天称,中国作为油价的“洼地”因素可以部分解释原油出口量陡增的原因,尤其是在中国6月20日宣布成品油价格上调之前,中国油价远低于国际油价,这直接给了石油商减少炼油增加出口的动力。而国际原油价格在一轮上涨后,国际游资必定推波助澜,推动中国原油出口飙升,利用国内外价差获利而归。

但国内知名能源专家韩学功教授对此持不同观点,他对记者说:“6月份突然出现原油出口增加的一个客观原因是,去年同期的基数很小,使得今年6月份的数字放大。”

韩学功解释说,与去年全年中国原油进口1.63亿吨的数据相比,6月份原油出口数据不过九牛一毛。“而且这可能跟中国与外国签订的一些长期协议有关。协议中的出口量是早就确定好的。”韩学功说。

中国外贸顺差下降

中国6月份原油出口数据的确会在整个贸易数据中显得鹤立鸡群,因为中国6月份的贸易顺差是213.5亿美元,今年上半年累计贸易顺差990.3亿美元,均继续较上年同期出现明显下降。

这发生在中国政府陆续发出加紧监管热钱入境的政策之后,表明狙击境外热钱进入的策略正在生效。中国政府多个部门在近期不断表态并开始采取措施,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和对热钱流入的监控。在此背景之下,境外游资不得不迎难而退,逐渐放弃借道贸易流入中国的方式。从2006年开始,由于受到人民币升值预期推动,国际游资借道虚假贸易、投资和地下通道等方式源源不断流入中国,它们成为中国楼市和股市疯狂的“幕后黑手”。

海关数据显示,中国6月份出口总额1215.3亿美元,增速大大低于5月份;进口总额1001.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三成,增速则低于5月份的四成。因为去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升值,国内出口企业的价格优势减弱,但与此同时,包括钢材等在内的各种原材料价格上涨,它们的进口成本却在增加。

相关文章

  • 二氧化碳战争
  • 梅新育:限制战略资源出口是一国基本权利
  • 王中宇:“发展”VS“生存”—由山地问题引发的思考
  • 黑非洲的悲剧之尼日利亚——《能源战争》节选
  • 出租国心理——《能源战争》节选
  • 社会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与国土
  • 中国资源市场化的结局:“稀土帝国”被外国掏空
  • 恩道尔:中美在非洲的石油冷战--达尔富尔?傻瓜,这是石油…
  • 文佳筠:不可能的美国梦
  • 恩道尔:今天60%的石油价格是市场投机的结果
  • 王中宇:“生态文明”的由来与前景
  • 江涌:石油价值异化暴露国际秩序危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