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专家:即使菲海军旗舰向我开炮也可不回击

火烧 2011-07-09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专家指出即使菲海军旗舰向我开炮也可不回击,分析美国在东亚的策略及中国威胁论的影响,强调地区安全与多极平衡的重要性。

专家:即使菲海军旗舰向我开炮也可不回击

【奇文共赏】,请看下文

----------------------------------------------------------------------------------

作者:孙培松 江苏连云港发展研究院院长


    “中国威胁”已经被暗塑而成为一个恐怖幽灵,仿佛只要美国一念动咒文,东亚就立即出现混乱,动荡就会加剧。凡此当口,申明重返亚洲,强调美国对亚洲国家的安全责任,似乎已经渐渐变成为驱赶这个幽灵不断举行的宗教仪式。


    国际关系的理论以美国作为它的故乡,最老到的地缘政治手腕总是出自美国,正是依靠它美国才成就和维护了今天的超级地位。在一年多来的东亚事态中,美国以娴熟的手法,不仅总能陷中国处境于不利,也能准确撩拨东亚国家的政治情绪。


    民族国家体系在亚洲出现是晚近的事,各国都缺乏处理复杂国际关系的经验,缺乏在长期政治合作中寻求共同未来的思想基础。一个大多数国家在战略上智不如人的地区,它的前途不会是光明的。一团“中国威胁”的迷雾,轻易使东亚进入美国通道,忽略了对地区长远利益的集体思考。


    可是,这种局面发展的后果会怎样呢?19世纪后期,能够争夺世界霸权的都是欧洲的大国,它们把彼此看作是与生俱来的竞争对手(这正是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结果是相互间的战争严重削弱了这个地区的政治能力,欧洲大陆上的大国一个也没有参加过二战后决定欧洲命运的议程———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会议,让欧洲之外的国家主宰了这一地区。英国的地位从此急剧衰落,被贬成为两个超级大国身边的小伙伴。现在亚洲存在重蹈覆辙的可能性。


    眼前的亚洲和19世纪后期的欧洲有些近似,但与欧洲当年自发的竞争不同,如今是一个主导世界的大国正在加剧它们之间的对立。一些评论认为:政治和经济的重心正在向亚洲转移。这种观察可能过于乐观,我们的疑问是:美国战略家会对这种变化无动于衷吗?亚洲的发展趋势可能会随一场内战而终结。


    令一切具有长远眼光的人感到忧虑的是,东亚政治领导人还没有处理真正的多极力量平衡的任何经验,这个地区充满了不确定的风险。历史上心理因素对引发战争有着很大作用,奥匈政府对一次恐怖行动的惩罚性反应,导致了一战的猝然爆发。一旦打起来,美国的超级地位将继续延续,受损的则是亚洲。


    这要求中国更有智慧地看待局势。诸如南海争端这类问题,对相关国家的弱势军队来说,军事上唯一可采取的弥补方法就是开展心理战,为保持地位和威望而向外界做出军事姿态。作为地区内的主要国家,作为拥有核武器的大国,中国绝不可以向小国或无核国家轻言战端。说得极端一点,即使迷途的菲律宾以其老迈的70高龄的海军旗舰向中国舰船开炮,中国也要认真想一想,是发射一枚导弹把它击沉好呢,还是让它回去自己反思其做法更好。


    抵御诱惑,绝不上当轻启战端,就是中国的胜利。从这个意义上说温良是中国最大的软实力。中国一直倡导国际和平、国内和谐,应该坚持这一做法,并努力为亚洲的竞争引进这个新的因素。追求和平和谐,是中国对自身的要求,对亚洲各民族的启蒙,也是中国终极的战略目标。▲(作者是江苏连云港发展研究院院长。)

相关文章

  • 杨明远:为了祖国疆域的完整和安宁在南海要敢于开枪
  • 张志坤:南海大军演,证明中国不能再“淡定”下去了
  • 罗援:对彻底解决仁爱礁问题的建议
  • 贾晋京:作为全球性战略问题的“南海问题”
  • [视频]宋鸿兵:南海,风波还是海啸
  • 王洪光中将:不必为“牛二”阿基诺上火
  • 香会上卡特的语情软化蕴含何种玄机?
  • 香格里拉及南海博弈
  • 罗援:南海,十问美国防长卡特
  • 张志坤:如何抗击美国的南海攻势
  • 张志坤:有战争危险就有军事假想敌
  • 老骥: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可以休矣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