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在反对专制独裁的旗帜下,他们究竟干了些什么

火烧 2008-08-2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回顾毛泽东时代及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历史事件,质疑‘专制独裁’标签的合理性,探讨刘少奇、邓小平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真实经历,引发对历史评价的深度思考。

   

在反对专制独裁的旗帜下  

   

据说,在毛泽东时代,是非常专制独裁的,并且,似乎尤以文化大革命时期为最。又从前些年“红”极一时的似潮“文学”中得知,这其中的最中之最,大约莫过于“刘少奇的非法律打倒”、“牛棚”、“知识的上山下乡”这三件。  

根据常识,“专制独裁”的含意,当是将专制独裁者个人的意旨,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强加在广大劳动人民的头上的。在推进民主与法制的历史潮流下,这样的专制独裁者,自当属于被打倒之列的。于是,反对专制独裁的旗帜一举,自然会赢得一片掌声。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尤其是随着刘少奇当初的主张——“剥削不仅无罪、反而有功”(刘少奇与天津资本家的谈话),与如今社会现实的吻合,有记忆的人回过头来自然会说:刘少奇虽然不是被法律打倒的,但他的确是在亿万工农批判他这句话的唾沫星中淹死的。这与毛泽东的专制独裁何干?有记忆的人回过头来可能会说:如果将如今的贪官汙吏放在文化大革命中,那我们的纪委该省多少力啊!奇!时间好像在说:文化大革命非但不专制独裁,反而似乎是民主与法制的典范。  

据目前网上传播的大量资料表明:邓小平在江西“蹲牛棚”期间,工资照例,半天劳动,半天写检查(因官方迄今未对此避谣,我只能据此)。如果将邓小平在那最黑暗最专制独裁期间所受到的待遇,与如今一些血汗工厂、黑砖厂将工人关压起来在皮鞭和棒子下干十几个小时的活相比,究竟哪一个更专制独裁?有记忆有良知的人究竟该为哪一个专制独裁叫好?  

前一段时间,我在《读者》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其中说到,当今印度有不少知识分子,自愿在农村建房居住,以便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当地农民。这与我国当年的“知识的上山下乡”有何区别?就连当今共和国的副主席习近平都曾说过:我16岁就上山下乡了,我在上山下乡中得到了不少益处(大意)。这“知识的上山下乡”怎么就成了专制独裁和黑暗的代名词了呢? 

 

综上所述,一些在反对专制独裁的旗帜下的人们,他们究竟干了些什么?他们究竟还将干什么?人们不是已经十分清楚了么?  

   

   

秦川牛  

2008.8.29  

   

   

相关文章

  • 深红格瓦拉:向张承志致敬,驳缪哲对知青系列油画的评论
  • 毛泽东的“上山下乡”与我的逼子当兵
  • 诧论“知青上山下乡”
  • 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再思考
  • 邋遢道人:城镇知青下乡真的是因为城镇就业机会不足吗?
  • 二十一世纪中国知青的历史使命
  • 云门禅人: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毛主席的子女也被迫害进牛棚
  • “愤青”乃中国之希望
  • 一段艰苦而光荣的历史华章--知青上山下乡历史分期及特点
  • 纪念五四思【蹲苗】,谈知识青年下乡锻炼革命运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