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纪录片:《他们选择了中国》抗美援朝西方战俘的人生

火烧 2009-09-12 00:00:00 历史视野 1037
纪录片《他们选择了中国》讲述22名美军和英军战俘拒绝遣返选择留在中国的真实历史,通过霍金斯先生重访中国,展现战俘营生活与和平反战主题,揭示志愿军人道主义政策与国际影响。

http://www.verycd.com/topics/2767457

中文名: 他们选择了中国
英文名: They Chose China
资源格式: DVDRip
发行时间: 2005年
地区加拿大
语言英语
简介

IPB Image

豆瓣:http://www.douban.com/subject/2347250/

该片的编导是曾获得过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的旅加华人导演王水泊。本纪录片以和平反战为主题,围绕着朝鲜战争结束时发生的一件震惊西方的事件:21名美军和1名英军战俘宣布拒绝遣返回国,选择留在中国生活工作这一真实历史而展开,并邀请当年的战俘之一—霍金斯先生作为本片的主人公故地重游,如实地把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展示给世人,内容精彩,制作水准精良。
  本片以真实历史为背景,主题鲜明。这段历史真实存在,但几乎又将被人遗忘,当年的22名战俘现在剩下4名,其余的都已经去世,他们是真正的历史见证人,用自己拒绝遣返回国的实际行动驳斥了当时所谓的“洗脑论”,同时也证明了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
  在今天看来,当年的志愿军遵守日内瓦公约,尊重人权,实行人道主义优待俘虏的政策证明了人类可以找到一条不通过战争来解决分歧的道路,对世界的和平运动也做出了贡献。
  前战俘旧地重游,亲身讲述。本片主人公霍金斯先生是幸存者里唯一一位不顾家庭的阻力和美国社会的压力,勇敢站出来为这一段历史做见证的人。
  摄制组随他一起在47年后,首次重返中国。再次在北京的长安街上骑自行车,访问了母校人民大学和曾经工作过的武汉汽车配件厂,并与当年战俘营的中方翻译和管理人员见了面,并共同回忆在战俘营的生活以及留在中国后的经历,这次会面可以说是47年后的再次为和平的握手。霍金斯先生还前往济南,看望了在中国去世的老战友温纳瑞斯(前战俘之一)的遗孀白锡荣女士及家人,并一起为温纳瑞斯先生扫墓。此情景作为高潮看点,可以说把该片的主题推上一个新的境界。
  本片运用了大量且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图片资料再现了当年发生在战俘营的鲜为人知的故事。联合国军战俘们享有宗教自由,被允许过感恩节和圣诞节,可以与远方的家人自由通信,还可以阅读到一些世界名著和西方的报刊,甚至还举办过战俘营奥运会。而且战俘营的伙食与医疗条件也远高于志愿军战士的标准。
  本片在短短的60分钟里,即真实再现当年的历史,又有纪录片的艺术处理。两者相互作用,交相辉映。在被历史感动的同时又意犹未尽。  

相关文章

  • 钢筋水泥:看穿“黄炎培历史周期律”的毛泽东
  • 49-56年毛泽东关于民生问题的思想实践
  • 老中央档案馆研究馆员:《<毛选>真相》是捏造的谣言!
  • 吃饭问题回忆录
  • 杨连旭:究竟是毛泽东不懂、还是你们不懂经济?——论战争时期毛泽东的经济思想
  • 《<毛选>真相》是荒诞离奇的谣言
  • 文锋:历史地、客观地看待周总理治丧规格问题
  • 看凤凰网如何再演诋毁毛主席的鬼把戏
  • 张全景:否定了毛主席,中国就是下一个苏联
  • 黄克诚:丢掉毛泽东思想 必将头破血流
  • 确认毛泽东思想是我党永恒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核心利益的核心
  • 忠言:《人民日报》你是谁?为了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