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潜伏》堪称精品

火烧 2009-01-28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潜伏》剧情紧凑,历史背景真实,人物塑造深刻,引发观众情感共鸣。本文详细分析其优缺点,探讨其在谍战剧中的地位与影响。

《潜伏》堪称精品  

    一口气看完电视剧《潜伏》,看时欲罢不能,看后思绪万千,有当年看《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感觉,而在情节设置和历史环境的把握上,甚至还略胜一筹。  

在情节设置方面,环环相扣而又有内在的张力,前边的一个环节还没有结束,后一个环节的铺垫已经开始,情节和人物相互推动,形成一个整体,密不透风,使人有透不过来气的感觉。  

在历史环境的把握上,更是近年来其他谍报剧所大大欠缺的,不管是全国的政治军事形势的影响,还是军统内部的矛盾,都丝丝入扣,合情合理。我起初诧异于编导姜伟对军统历史掌故如此熟悉,并且运用自如,后来知道他曾就学于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也就恍然大悟了,我是他的校友,知道曲师大的数学、中文、历史三个专业是相当具有水准的,看来姜伟在学校里没有虚度光阴,在图书馆的几年也下了很深的工夫,都在这部剧里体现出来了。  

看剧的过程中,我有两次落泪:一是左蓝牺牲后,余卓成在家里朗诵《为人民服务》,二是他在晚秋的病床前说的那番慷慨激昂的话,既有历史感,又有激情澎湃。我甚至想,如果左蓝现在死,还会有人为她朗读《为人民服务》吗?如果晚秋现在自杀厌世,余卓成还会鼓励她投奔共产党吗?国民党上下不择手段谋取私利,也不难在当今社会找到他们的影子,足以令人浩叹。  

缺点也有:余卓成转变成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的过程过于简单单薄,缺乏说服力;像余卓成这样的党员在中共历史上不乏其人,都是高层领导人直接接受入党,剧里还要开会研究的内容是不必要的;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已经换穿美式军服,可剧里的人物直到平津战役时还穿着旧式军装;解放军攻打天津只用了29个小时,保密局天津站都听到机枪声了,他们却还继续工作了很长时间。后又在机场乘飞机逃走,显然是不对的;结尾余卓成几乎是被押到机场去的,除了营造气氛以外,显然缺乏情节内在逻辑。  

像姜伟这样能够沉下心来认真搞真正文学的人现在实在是太少了,像《潜伏》这样严谨严肃的影视作品也实在太少了,希望姜伟继续,也像余卓成一样潜伏下去,沉下心来,搞出更好的作品。  

相关文章

  • 人穷则返本--精神的虚无困境与信仰的奇特回归
  • 《潜伏》:危机和腐败时代的信仰之路
  • 韩毓海:人间正道是沧桑
  • 潜伏的信仰浮出我们生活的水面
  • “潜伏”在当今中国的“主义”之争
  • 《潜伏》和信仰--写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
  • 《潜伏》能否唤起沉睡多年的理想?
  • 悲夫!“深海”金无怠的“李涯式”结局
  • 《潜伏》--一部爱和信仰的简史
  • 司马平邦:郑重隆重严重和庄重地推荐《潜伏》
  • 《潜伏》--去政治化时代敢于正视历史与现实的电视剧
  • 信仰与利益之争——电视剧《潜伏》观后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