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周其仁被私利蒙蔽双眼与窃贼无异

火烧 2007-08-0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批评周其仁改革观,认为其忽视改革中利益分配不公,导致多数人受损,呼吁公平分配改革利益以获得广泛支持。

周其仁被私利蒙蔽双眼与窃贼无异


批周其仁的改革观


刀锋

黄焕金撰文说:
周其仁在《真实世界的经济学》里提到了他的一个"发现":"当我们面对一个堆满了私家日用杂物、被攫取得面目全非的'公共过道'时,我们首先要把问题提得对头。我们到底要改革什么?是改革公共过道的公共性质,还是改革公共过道被攫取的状态?我的一个发现是,真正死命反对改革公共过道的,常常是那些最肆无忌惮的公共过道攫取者。他们'捍卫'公共过道的'公有制性质',是因为他们从如此名义上的'公共过道'里可以攫取最大的、由国家和人民承担成本的私人利益。"

我认为此说是有一定蒙蔽性的,因为从这钟观点的立足点就已经是在指鹿为马了,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心里都非常清楚,在改革中大家反对“公有改私有”的进程是为什么。

同样借助周其仁教授的这个典故。我们大家都知道,公共过道在改良前是非常干净非常宽阔的,但是自从改良的声音出现后,一些人向大家鼓吹改良公共过道,说什么这是无主的地方,改良以后大家都可以使用都可以获得收益。但是自改良以来,公共过道越来越窄,少数人占用了极大面积的公共过道,当改良进行到某日的时候,大多数没有从公共过道改良中获得收益的人提出反对意见,与其这样不如不改,彻底恢复以前的样子,但是改良家们因为已经占了大便宜,所以坚持说,要把这里彻底改良完全私有化,大家经过要交钱。更让人气愤的是,这些改良家们丧尽天良的说,大家交钱通过公共过道,所以大家都是改良的受益者。

所以故事是一个故事,但是原因却要分析清楚,我和周其仁教授因对事物的客观发展有不同认识深度,所以也得出了不同的结果。周其仁教授认为是改革前的既得利益者们反对改革公有制,我则认为改革全全体人民都有着同样的利益,经过改革后少数人获得了利益,这些人在改革前是享受与大家相同的利益,经过改革却获得更多的利益。多数人没有获得甚至失去了利益,他们有什么理由还支持这样的改革?

今天,我们分析对改革支持与反对的两个声音,可以发现他们来自两个不同的群体。一个是在改革中获得大量利益的,他们当然从自己的私利角度强烈推进改革;另一个是在改革中失去了大量利益的群体,他们原本平等享受的利益被少数人借改革名义掠夺一空,他们还有什么理由支持改革呢?

如果希望全体人民一致支持改革,其实办法还是有的,但是并非像周其仁教授那样胡说八道,而是把所有改革利益平均分配,让每个人都充分享受到改革的利益,譬如说把你周其仁教授在改革期间获得的所有收益与下岗工人和失地农民均分一下,你看他们还会反对改革吗?

我认为,如果在改革中已经获得大量利益的群体们,把已经得到的利益拱手让出给人民,人民对改革支持的热情一定比现在的既得利益者们更热烈,你信不信,周其仁教授?

但是问题恰恰就在,改革中的既得利益者们把持这已经倒手的利益,更是肆无忌惮的把手深向还在人民残存的那点利益,所以才会遇到群众的强烈反对,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相关文章

  • 钱昌明:“崇洋媚外”思想从何而来?——漫谈近代中国社会“团团转”怪相
  • 南海问题,岂容以小欺大——兼与吴建民商榷
  • 有霸权存在,中国能和平崛起吗?--评吴建民和平崛起论
  • 南海争端,中国应该有更多的危机感---评吴建民“克制是种自信”
  • 司马南:李鸿章外交能力,不逊于吴建民
  • 高调宣传自己是“韬光养晦”这还能是真的吗?
  • 老骥:怎样当好外交官?—谨以此文献给建国61周年
  • 与吴建民前院长讨论“抵制日货”
  • 谁是我们中国最大敌人?“韬光养晦100年”的汉奸吴建民!
  • 安内动向:吴建民们说的 “不是人话”
  • 劝君莫当“精英贱民”--吴建民之流的大致特征
  • 带核把子的男人入不了美国的后宫--吴建民韬光养晦纯属自欺欺人之举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