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思想,端正认识
统一思想,端正认识
可以说在全世界都在热议中国房地产问题,中国政府和理论界都在寻找解决房地产问题办法,总理和一些领导人不断表态,国务院多次开会,国发【2010】4号文件、国发【2010】10号文件紧挨着出台,我也看到了任志强 4月22日 在发表的《这只是个开始——我对国发【2010】10号文件的解读》,但还是不慌不忙地每两天一篇地重新发表2006年写的关于房地产问题的几篇文章。有人说“只是空谈”,我认为,不统一思想,端正认识,不可能根本解决问题。批评者如果把10号文件和任的《解读》,对我的文章会有另一种认识。
2009年,美国刮起世界金融风暴,整个经济学都在反思市场经济,吴敬琏教授是其中之一,他发表了《我认同“我们仍然处在政治经济学时代”这个重要提醒》,《北京日报》发表时,标题改为《遏制权贵资本主义才能防极“左”》,吴敬琏没有表示反对,自然要受到左派的批判。我认为对什么都要持分析态度,实事求是,对于吴教授反思改革应当支持,于是想写一组《评吴敬琏反思改革》的文章。这组文章没有写完,我因经济困难停博了。在 2009年5月22日 发表的《评吴敬琏反思改革(二)》中,又谈到住房制度改革问题。应该说,吴敬琏、茅于轼在房产税问题上,站得比他人高,他们触及了问题的根本。今天,我借用国发〔2010〕10号文一条(一)款的“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改二字为题,重发此文。
评吴敬琏反思改革(二)
先讨论 吴 教授在《我认同“我们仍然处在政治经济学时代”这个重要提醒》提出的第二个例子,即住房制度改革问题。一是这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二是 2009年5月5日 ,茅于轼先生在他的《搜狐网》博客里,发表了一篇《大家骂开发商不骂政府是愚蠢的》,也是谈房地产问题的。
吴 教授认为“住房制度改革”问题是“非常明显”的。他说“当时有两种方案各自代表着占有大量住房者和不占有大量住房者的利益。结果,全国只有一个最穷的省即贵州省,用了后一种方案,其他各省都用了前一种方案。所以,我们搞了十几年的住房改革,实际效果很不好。”这是全文。
茅 先生表示“同意许多经济学家的看法,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有相当程度的扭曲,表现在房价虚高;高档房的比例不适当的多,脱离了大众的需求;房地产业的利润比较高,而且长期居高不下;资金流入房地产业数量巨大,出现泡沫。”
他们讲出了同一个问题,并切中了中国房地产改革的要害,实际上高层也注意到了:房地产改革“脱离了大众的需求”。这个认识很要紧。方向错了,改革愈卖力,问题就愈大。
但是,他们的认识是有差别。 吴 教授认为住房制度改革的问题,是脱离了大众的需求,但是谈得很含蓄; 茅 先生直接提出“脱离了大众的需求”,但只说是房地产市场“扭曲”的一种“表现”或者说是结果。。
茅 先生“提到的三方面的问题:收入分配、土地和资金市场的缺乏竞争、金融市场没有更多的投资渠道”,说这“是造成房地产业扭曲的根本原因。换句话讲,如果这些原因不改变,扭曲也没有办法纠正,责怪房地产开发商是没有道理的”。
茅 先生作了阐述,说明收入分配决定了“房价虚高”,政府垄断土地和资金,决定了房地产业的“高利润”,金融市场没有更多的投资渠道,决定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
茅 先生提出问题,但是没有讲如何解决他所提的这三方面问题,他明白,在中国现行制度和体制下,是不能解决的;他本人也没有打算解决。
茅 先生坦诚自己是拿资本家的钱,为富人说话的,他和一些经济学家本身就主张拉开贫富差距、 茅 先生认为“没有资产阶级也没有中产阶级”, 主张“必须牺牲劳动者”,“优先保护富人”。而且,中国现在实行市场经济,公有制事实上已不为主体,全世界搞市场经济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因而,在现在的制度和主流经济学家的改革路线下,分配问题始终是问题。因而按 茅 先生说的:这些少数人“他们手里有很多钱,他们要买好房子,买大房子,买贵房子”,开发商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富人建房,都理所当然,这样, 茅 先生实际上已经认为,房价虚高;高档房的比例不适当的多,脱离了大众的需求,是自然必然的,根本改变不了。
在中国,政府对土地的垄断,绝大部分资金控制在国有银行手里,除非中国共产党不再叫共产党,,中国宪法修改为中国不搞社会主义,否则不可能改变。按 茅 先生说的,这是 “房地产业的利润特别高”的根源,因而要解决利润“长期居高不下”,就须要改变国家根本制度。过去, 茅 先生和一些经济学家,是毫不掩饰这个主张的,但是,在私有化造成许多严重问题,群众反对“情绪”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没有人敢于公开提出这种主张了,特别是美国现在也搞国有化,就更难说出口了。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发展中的中国如果继续作为“世界制造工厂”,那末,“金融市场没有更多的投资渠道”这个问题,就很难改变;本来,主流经济学家已经开始搞金融创新产品,发展金融市场,为过剩资金寻求出路,但是,美国掀起的金融海啸,阻止了这个改革,因此, 茅 先生说的“涌向了房地产业”这个造成“房地产业的泡沫问题”的根源,也就很难消除。
可以发现, 茅 先生先同意许多经济学家的看法,然后说经济学家看到的问题,是制度和体制问题;最后的结论是:这些原因改变不了,扭曲也没有办法纠正,责怪房地产开发商是没有道理的,“不骂政府是愚蠢的”。
我认为, 茅 先生说的三方面问题,是造成房地产业扭曲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 茅 先生和许多经济学家都有逻辑上的错误,把“脱离了大众的需求”看成了果,看作是房地产市场扭曲的“表现”,因果关系颠倒了。
比较起来,我认为, 吴 教授提出的住房改革代表谁的利益,是房地产改革的根本问题,不过他使用“两种方案各自代表着占有大量住房者和不占有大量住房者的利益”的表述,不如 茅 先生讲的“脱离了大众的需求”直接、明确、科学。但是, 茅 先生是“认为企业家的任务就是创造利润,如果想着别的反而不是好企业家。微观经济学说明企业的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这没有错。有些国有企业领导人就是不关心企业利润,把企业引导到错误的路上去了。”所以, 茅 先生只同意有“脱离了大众的需求”这个果,是房地产市场扭曲的一种表现,不认为它是根源。
吴 教授举这个例子,含蓄地讲住房改革“两种方案各自代表着占有大量住房者和不占有大量住房者的利益”,而不直接提“脱离了大众的需求”,这种扭扭捏捏,表现了他现在的心境,他通过实际已经感到,甚至已经看到,“中国改革开放所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政治经济学问题,都需要用现代政治经济学来加以回答”,但是他犹豫不定,所以一开始还是说,“改革意味着利益结构的大调整,就不能不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所以,在举例时,不一针见血,而是点到为止。大概是想由决策者自己去定夺。体制内的人与我们普通人说话就不同。
对 于茅 先生的认为的“责怪房地产开发商是没有道理的”,我认为,市场经济是共产党自己搞起来的,市场价格——利润配置资源,是通行的市场经济法制,因此房地产市场出了问题,不能只说房地产商唯利是图。这同人们说 茅 先生只为富人说话一样,是同义反复。 茅 先生动肝火,说“大家骂开发商不骂政府是愚蠢的”,也没有意思,经济学家就没有责任?这方面还是 吴 教授冷静,他只提出问题所在,不说谁。
彩色字是这次加的。
相关文章
- 于无奈中聊大天——为什么应该把任志强清除出党?
- 去伪求真:为什么说任志强们不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 吴法天:任志强行贿190万元为何能逍遥法外
- 钱昌明:任志强的反共气焰为何如此嚣张? ——由任志强与团中央“撕起来了”的联想
- 荒谬,复加无良?——驳任志强6.20宏观经济谬论
- 司马平邦:“任推墙”和墙,哪个烂透了?
- 司马平邦:看任志强如何为证明自己是“傻逼”的儿子而奋斗!
- 人民与“纳税人”区别的常识告诉了我们中共党员任志强的目的
- 评任志强《激情语录20条》
- 牛刀:任志强深陷“伪造门”不能自拔
- 侵吞国有资产--大嘴任志强,看今天你怎么说
- 任志强“伪造门”再升级--卸磨杀驴以平息民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