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人民日报》必须向全党全国人民公开道歉

火烧 2012-03-04 00:00:00 时代观察 1026
文章批评人民日报发表的《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引发争议,呼吁公开道歉并倾听民众意见,强调顶层设计应结合民意,维护党群关系。

2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本报评论部”文章《宁要微词,不要危机》,是一种典型的机会主义行为。

其文概念含糊、逻辑混乱,且充满常识性错误(如将“中流”理解成江河的开阔地带),堪称文丛败笔,但是它所传达的意向是可以揣摩得到的,那就是:“顶层设计”就这么干了,管你中国老百姓说什么!为了表示这种“决绝”,题目还用“宁要……不要……”的句式,令人不禁想起当年的造反派 “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鄙陋的思维方式(这与该报前些日子倡导的“包容性思维”背道而驰)。

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以“本报”名义发表的言论,向来被广大读者认为是传达中央的精神。正是因为这种特殊性,此文一发表,就产生了极为恶劣的社会效果。广大读者读后,纷纷以为党中央就是要不顾老百姓的呼声,要一意孤行地搞什么“顶层设计”,并因此而将更多的“微词”泼到党中央的头上。谓予不信,可以在互联网上稍作走马观花。

古人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微词与危机根本就不是对立关系。微词本身就是危机的一种反映形式。要避免或化解危机,就必须倾听微词、察纳雅言,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如果听不得微词,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置若罔闻,甚至对着干,非但不能避免、化解危机,反而必然招来更大的危机。早在党的十六大闭幕不久,胡锦涛同志就明确提出:“要把党的主张与人民群众的呼声统一起来”。事实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进每一步改革、出台每一项改革措施,无不事先悉心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哪怕是极少数人的细微意见。例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调整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并且强调“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等等。事实总是要战胜谎言。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怎么可能不听“微词”呢?怎么可能不顾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呢?怎么可能违背最大多数人的意志搞什么“顶层设计”呢?

必须严肃指出,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在改革进入关键阶段,以“本报”名义发表这样的言论,客观上制造了思想混乱和不稳定社会因素,离间了我们党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近者严重干扰了“两会”的顺利召开,远者严重干扰了党的十八大的顺利召开。这不是给中央添乱,又是什么呢?

为了消除影响,进一步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信赖,建议中央责成《人民日报》以同样的版面、同样的位置,发表《致全党全国人民的道歉书》,并对主要策划者做出令全党全国人民满意的党内处分。

2012年3月2日

相关文章

  • 孔庆东:捅向人民的钢叉
  • 孔庆东:公仆应是忧民哥
  • 孔庆东:神灵也得有钱花
  • 中国的事要靠大家共同来做
  • 和山东省省长商榷敬畏老百姓
  • 董必武之女:腐败因理想信念缺失,对于转基因必须慎重
  • 片面减税对百姓并无好处
  • “五个不搞”与“一个坚持”
  • 邋遢道人:又是两会,又骂国企
  • 支持人大代表的呼吁,发展非转基因大豆产业刻不容缓
  • 孔庆东:改革是为谁服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